第21章 儒聖之道(1 / 3)

青銅巨門大開,一陣殷紅色氣浪翻湧而出,震的方圓千裏天地,狂風大作,飛沙走石。

那三頭六臂的鬼將,通體青色,高大如山,他每走一步,黃泉路漣漪不止。

鬼將望著萬丈金身法相,隻覺如芒在背,叱問道;“故人可是大信王朝的姑蘇公主?”

清秀儒士朗聲道;“正是。”

鬼將畢竟屬陰物,修為再高深也抵不住儒士法相的浩然正氣。

他微微顫動,龐大的身軀就如一灘爛泥般緩緩沒入黃泉水中,然後化作一位身穿黑色官服的年輕男子。

他不敢置信道;“來者可是齊先生?”

“腐儒齊仲春。”清秀儒士輕輕作揖。

那年輕男子如遭雷擊,趕忙低眉垂首,俯身回禮,卑恭道;“小殿閻羅陸拯青拜見齊先生!”

清秀儒士自法相胸膛飄然落下,與陸拯青並肩而站。

陸拯青諂媚笑道;“齊先生,今日幸虧小殿卜算一卦,卦生吉相,應當是有彌天福澤臨頭,故小殿親自坐鎮輪生門。若是讓那些個有眼不識泰山的小鬼陰將衝突了齊先生,閻老爺怪罪是小,惹得先生心煩意亂事大!”

陸拯青及膝撩開繡著千麵青鬼的官補子,就欲下跪賠禮。

清秀儒士輕輕托起陸拯青,一笑置之,“六殿閻羅言重了。”

陸拯青仍是卑躬屈膝,毫不在意堂堂六殿閻羅的顯赫身份,再不敢如之前聲如洪鍾大呂般,而是小心翼翼的問道;“齊先生可是要提拿姑蘇公主的魂魄?”

清秀儒士又是俯身作揖,“勞煩六殿下。”

原本有些犯難,想推托一二之後,再端出舍生取義,大義凜然的姿樣,幫清秀儒士提拿姑蘇公主魂魄的陸拯青,見著儒士又是俯身作揖,頓時受寵若驚,就差沒有依偎在儒士懷中哭哭啼啼,欲語還休。

“既是齊先生所妥,陸某便是上刀山下火海,在所不辭!”說罷,陸拯青甩袖轉身,一派大義凜然的決絕模樣。

他以陰司鬼話,傳入輪生門。

不多時,在民間頗有傳奇色彩的黑白無常兩鬼,便羈押著一具少女魂魄,來到黃泉路上。

少女魂魄半透明,飄飄蕩蕩,若是細看,少女與某位步步生蓮的絕色女子,生相一模一樣。

少女雙眸空洞,木訥呆滯。

一如生前自縊時,滿眼絕望。

清秀儒士凝視著少女魂魄,竟是嘴唇打顫,說不出一個字來。

陸拯青輕聲道;“不知齊先生怎會認識姑蘇公主。”

陸拯青望著少女,歎息道;“五百餘年前,姑蘇公主陽壽自盡,遂被拘下陰司,不知何故,至今不肯投胎轉世,真真可憐。”

話音剛落,清秀儒士勃然大怒。

萬丈金身法相雙手合十,誦經唱文。

頃刻間,成千上萬具陰魂浮現在黃泉路上,熙熙攘攘。

俱是昔日大信王朝子民的已故亡魂。

萬千亡魂互相張望,最後盯睛在不遠處的少女身上,滿眼恨意。

異口同聲道;“姑蘇妖女竊取國運,迫使大信王朝生靈塗炭,其心當誅,自判下十八層泥犁地獄!永世不得超生!”

不遠處的少女魂魄,低聲嗚咽起來。

天地間,法相莊嚴,如聖人親臨。

齊仲春怒斥道;“住嘴!”

浩然正氣如佛光縈繞,流光溢彩。

整座天地間,頓時鴉雀無聲。

齊仲春威嚴道;“曾經如日中天的大信王朝廣納天下賢士,文武並重,國力強盛。“

“後因帝王沉迷鶯燕,不顧江山社稷,不諳忠言逆耳之箴言,竟錯斬忠臣,捧推奸佞,固守自封,盲目自負!”

“又,本該為大信子民謀福的文武百官,俱是中飽私囊,花天酒地,道貌岸然!”

“遂天察,一國之氣運已盡,王朝覆滅,山河破碎!”

“然,舉國上下,為尋心安,竟無恥無妄,陰惻編撰出‘妖女汲取國運’之彌天大謊!”

“姑蘇公主受盡千般萬般清流非議,口誅筆伐,受盡民間唾罵,終失望來世,終了一生……”

“罵天怨地,不議帝王。欺壓百姓,官官相護。可是爾等心中的王朝正道?”

“是了,以鞭笞欺辱‘妖女’的屍體,不立墓塚,來寬慰爾等所謂的心安,所謂的王朝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