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講理(1 / 3)

店小二果然不負眾望,為了那錠沉甸甸的銀子,從狗洞中鑽出去後立刻火速到江都刺史府送信。並將高升客棧裏發生的事情全盤托出,杜大人暗自思付,帶著一對親兵便隨小二前往高升客棧。

在客棧外麵,張士貴並不知道侯君集在裏麵談的怎麼樣了,客棧的大門緊閉,裏麵發生了什麼他都看不見,雖是怕侯君集落在孟星河手裏討不得好處,但又不敢衝進去弄僵了局麵,隻好讓人將高升客棧包圍出來,爭取一隻老鼠也跑不出去。

也算等了些時間,張士貴想著是否派兩人進去看看情況。他身後,一個貼身的親兵小跑過來,湊在他耳邊嘀咕了幾句,張士貴的臉色當下緩和下來:“當真?”

“千真萬確,小的剛才看見杜大人領著親兵往這裏過來,太子爺就在他身邊。”小兵不敢說漏一個字,在張將軍麵前盡量把自己看見的全部說出來。

“那就好,那就好。太子和杜大人一起前來。看孟星河還能狡辯麼?”張士貴心裏高興,恐怕等會兒就是孟星河的死期,自己已經按耐不住要前去迎接。

杜如晦是來了,在他出刺史府的時候,恰巧遇見李承乾和蘇騎尉兩人從外麵回來,他也不隱瞞,說是張將軍和侯大人在高升客棧將孟星河圍住,正趕著過去看是否屬實。李承乾和蘇騎尉兩人同時故作驚訝的演戲,同時道,當給兩位將軍記一大功,當然願意和杜大人一同前去看個究竟,若是真捉到孟星河這個殺千刀的反賊,對剿滅太平教有助威之功。

李承乾兵敗回江都,把如今的江都城弄得人人皆兵,連父母官刺史呂大人都被關進大牢了,江都城中那些百姓早就不相信天理了,現見一大隊士兵氣勢洶洶從刺史府出來,還以為那個官員家要遭殃,能躲的早就躲得遠遠的,甚至連街上的繁華也不複以往,商客個個愁眉苦臉,整日唉聲歎氣說道這江都何時太平,好官呂大人什麼時候才能放出來重新管理江都呢?都巴不得朝廷的軍隊早些離開江都,還江都的安寧。

這些眾口之言,李承乾是不會去在意的,想要他離開江都,除非太平教現在就投降,否則他肯定會在江都折騰許久。至於把呂大人打入大牢,完全是他過激之舉,當初兵敗太湖縣之後,聽聞孟星河沒死,回到江都看見孟星河的丈人,他也不知受了什麼蠱惑,直接亂安了個罪名在他頭上就打入大牢,現在後悔又怕人嘲笑他怕事,幹脆一錯再錯,等自己剿滅太平教那天,就算是天大的錯,自己的父皇都會原諒的。

李承乾現在非常希望自己親自抓住孟星河,然後親自監督斬了他的狗頭方能甘心。這前去高升客棧的途中,他甚至期望侯君集和張士貴兩人一定要拖住孟星河千萬別讓他逃脫,他也不怕帶兵擾民,帶了很多的兵前去,想著隻要等自己大軍一到,孟星河必定插翅難逃。

“杜大人,究竟父皇的聖旨上如何治孟星河的罪?”看見張士貴就在前麵,李承乾才想起杜如晦身上有一道聖旨,但他至今沒有拿出來,李承乾又不能用搶,希望通過旁敲惻引知道點訊息,奈何杜大人守口如瓶,他是怎麼也猜不到自己父皇的心思。

“這個。老臣不知。”無論誰問起身上的聖旨,杜如晦都是這句話,道:“聖上隻說過,聖旨隻有孟星河一人能看,誰要是私自打開便是欺君之罪。如果太子非要看,這聖旨就在老臣身上,你隻管拿去。”杜如晦倒也大方,竟將聖旨拿出來遞給李承乾。

李承乾縱有天大的膽子,他也不敢打開聖旨一看。但他也想得到,孟星河膽敢反叛,聖旨裏麵一定是誅九族的大罪,他隻耐心等著等會兒到高升客棧一切都真相大白。

高升客棧現今已經被張士貴重重包圍,見李承乾前來,他小跑過去,替他牽馬,道:“太子。孟星河等反賊已經被我和侯大人圍在裏麵,侯大人為了拖住反賊,已經隻身進入裏麵周旋,現在都還未出來,還請太子定奪。”如果侯君集聽見張士貴剛才這翻話,一定會感謝他這個狐朋狗黨能把他被擒說成隻身犯險,順便在李承乾麵前博得一次好感。

李承乾領著張士貴和蘇騎尉來到高升客棧前,見大門緊閉,他心裏隻想著抓住孟星河,當然不管侯君集的安慰,當下命人道:“給我撞開。”

太子下令,兵卒一窩蜂衝在前麵,嘩啦一下就把高升客棧脆弱的大門撞了稀巴爛。

可是裏麵的情況,讓這些冒失闖進來的人傻了眼。

有沒有搞錯,孟星河居然還能氣定神閑的吃飯喝酒?他難道不知道外麵已經將他圍得水泄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