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歲月無痕(3 / 3)

“孟小哥。考得怎麼樣?”杜如晦特意吩咐人將孟星河的試卷封好,全程關注,生怕從中出了什麼差錯。等試卷全部封箱完畢,他才笑道:“你應該能作答吧?”

“還行!”孟星河苦笑一聲,收拾好筆墨準備第二天的考試。

杜如晦聽他回答的還算中肯,摸著三寸美髯微笑著。他雖然是主考官,也不能和考生有過多交流,隻是尋常問了一下,就走遠了。

在自己座位上休息了一夜,還好雲姨準備的糕點豐富,孟星河過的也不寒磣。第二天清晨,三位主考關將第二門考試的試卷發了下來。今天考的是農商,對孟星河來講應該不是問題。數理方麵本來就是他的強項,要比其他學子要強多少,所以隻要第一門考過之後,後麵兩天的考試就不用太多擔心。

翻開試卷。孟星河再次震驚!

如果說昨天的考題古怪,那今天的農商,更是古怪的一點也沒有譜。

農商考題上,也隻有一題。是關於行軍打仗的算術題。原文翻譯的大致意思是,從長安往西北一千裏的距離準備為交戰大軍運送糧草,分重騎兵、輕騎兵,兩種不同的兵種,其中重騎兵是每日行一百公裏,而輕騎兵是重騎兵速度的兩倍。前一段路,是用重騎兵運送糧草,後一段路是用輕騎並運到交戰大軍的軍營。共計花去8天的時間,請學子算出這一千裏的距離,重騎兵和輕騎兵各自用了多少天。

閱讀這道題的大致意思後,孟星河倒吸了一口冷汗。如果不是他學過二元一次方程,憑空想象,很難快速算出結果來的。

在那張考卷上,孟星河盡量寫的很通俗易懂,連未知數都沒有假設就是依據幾個古代已經得出的公式,總算把結果算出來。重騎兵在前麵運送糧草用了六天的時間,而輕騎兵則用了兩天的時間。他也很慶幸,隻有這一道題的農商自己做起來還算得心應手。不過,孟星河,在答案的後麵又寫了一句話,如果輕重騎兵搭配運送糧草,可以更早時間到達。然後他便合上試卷,等待交卷。

收卷的時候,杜如晦又問孟星河考的怎麼樣。理解題中的意思了麼?

孟星河回答說“還行!”杜如晦依舊笑著離開。

第三天考的是寫詩。

考題發下來的時候,孟星河再次被震驚!

他記得一月前,在相國寺裏一座牡丹院子中替一位女子畫了一幅牡丹亭下的美人圖,但萬萬沒想到那幅圖卻成了今年科舉最後一門的看圖寫詩。

看著畫像上那個被自己畫的媚眼如絲,溫文爾雅,如同仙女臨世的女子,孟星河放佛被自己畫中人那雙剪水秋眸吸引。看著它似笑非笑頗為迷人的樣子,孟星河心裏顫抖一下。盡然忘記了下筆寫詩。

她是誰?怎麼會如此臨幸,出現在以男子為重的科舉場上?又是誰,能有膽量,將一個女子的畫像讓天下才子有幸目睹?

好奇畫中人的身份,孟星河如同夢中醒來,心中已經有答案的他,拿起手中的毛筆,在那考卷上,用自己出色的行書,寫下科舉最後一門考試的答案。

雲想衣裳花想容, 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 會向瑤台月下逢。

一枝紅豔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

借問漢宮誰得似? 可憐飛燕倚新妝。

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

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