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帝國之路 第863章 紅衣主教七(2 / 2)

台灣的金瓜礦一年產金量約在1。2—1。5噸左右,每年4—50萬兩白銀的收益。即便是台灣金礦年產出的一倍,那也是近百萬兩白銀的產出。這已經足以支撐南非艦隊擴大到在大西洋上對抗荷蘭人的規模了,所以鄭侯的意思是讓大明獲得一個占有葡屬巴西的名義,比如一頂葡萄牙王冠…”

宋獻策下意識的就反應了過來,瞪著對方的眼睛說道:“你想要向西班牙國王購買葡萄牙的王冠?”

張國紀輕輕拍了拍手,依舊麵帶微笑的說道:“正是這個想法,隻要西班牙人打輸了這場戰爭,他們就再也無力平息葡萄牙人的反叛了,葡萄牙王國的獨立就是一個時間問題。

不過西班牙人還掌握著教廷和舊教聯盟,因此葡萄牙人的獨立很難被西班牙及歐洲各國所承認,荷蘭人的獨立不就打了幾十年麼,葡萄牙人估計也不會例外。

但是有著荷蘭人的前車之鑒,西班牙人恐怕還是會好好考慮是否要用武力去征服葡萄牙人了。那麼這個時候,葡萄牙王冠對於西班牙國王來說就是一根雞肋,就算他強行戴在自己的頭上,葡萄牙人也是不會承認他這個國王的。

可假如這個時候我們為伊莎貝拉公主出價購買這頂王冠,對於西班牙人來說卻是一項極好的選擇。既能保住國王的體麵,又能為失敗於法國後的西班牙王國獲得一筆重整軍隊的資金。

而對於我們來說,拿到了這頂王冠,除了讓我們奪取葡屬海外殖民地變得名正言順之外,還能夠同布拉幹薩公爵進行一些交易。這個想法難道不夠好嗎?”

不過宋獻策顯然沒有被張國紀描繪的前景給迷惑,他霍的起身在房間內來回踱著腳步,臉色不虞的向張國紀低聲嗬斥道:“真是見鬼,你們是被黃金衝昏了頭腦了嗎?埃德蒙船長就該把那個葡萄牙人丟進海裏,把這個秘密沉入到海底去…”

張國紀臉上的笑容僵住了,他不解的問道:“為什麼?找到黃金究竟有什麼錯?陛下和朝廷不都是一直鼓勵臣民在海外四處尋找黃金和白銀的嗎?”

宋獻策停下了腳步,惡狠狠的盯著他說道:“這些歐洲人向海外殖民的目的就是為了尋找財富,這樣一個大金礦如果落在我們手中,又距離歐洲這麼近,難道你還指望他們坐在一旁看著我們吃獨食?

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荷蘭人,都可以找到理由向我們聲索金礦的所有權,法國人和英國人又怎麼會放過插上一腳的機會。因此,隻要金礦的消息傳揚出去,我們在歐洲的布局就可能毀於一旦,從而變成歐洲各國聯合對付的目標,畢竟大西洋從來不屬於大明。

再說了,我們何必要自己去挖掘黃金、白銀,隻要我們控製著輸入歐洲的大宗商品,這些黃金、白銀遲早還是會流向大明的…”

張國紀頓時沉默了下去,雖然他覺得宋獻策說的不錯,但是有這麼大一個金礦放在自己麵前不拿,那恐怕隻有聖人才能做得到了。

可是他心下雖然不服氣,麵上卻不敢表現出來,隻能咬著牙說道:“那麼照你的意思,這個事情要先中斷了?”

宋獻策也是沉默不語良久,方才緩和了神情問道:“我們可以停下來,鄭侯那邊能停下來嗎?”

張國紀的臉色頓時難看了起來,良久才說道:“你知道的,鄭侯可不是我們能指揮的。”

宋獻策頓時搖著頭說道:“那麼事情就會變得更糟,沒有名義的狀況下去進攻葡屬殖民地,隻會激起西歐各國的反感,讓我們很難在歐洲再找到什麼盟友了。”

思忖了一會之後,宋獻策握拳說道:“這樣看來,我們也隻有走一步看一步了,先拿到葡萄牙的王冠再說。好在英國現在內部混亂的很,無力幹涉外務。而法王和黎塞留主教身體都已不大好,如果能夠控製住法國的政局,那麼到時就能將金礦發現的影響力盡量控製住。也不知,庫爾纏在英國究竟在做什麼,他都好久沒傳什麼消息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