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避開別人的耳目,四海貿易公司的董事們選了東城一間寺廟的別院同張溥相見,這間平日裏用於借給香客和遊客借住的四合院並不大,用於會麵的正房坐了十三名董事之後就顯得有些擁擠了,上午的陽光斜斜照射入堂內,把這間麵北朝南的堂屋分成了明暗兩處。
在這樣的季節,長久被陽光直射,很快就讓人汗流浹背,感到心煩氣躁了。隻不過這些坐在下手被陽光照射位置的董事們,在聽到了張溥的說辭之後,頓時忘卻了身上的不適,一時同邊上的同僚竊竊私語了起來。
不久便有人沉不住氣的向張溥問道:“天如先生,我四海貿易公司日後如何經營,同先生您今日約見我等,可有什麼要緊的關係嗎?如果沒有的話,在下以為還是盡早進入正題為好,不要浪費了先生的時間。”
隨著這名董事的出聲,堂屋內便漸漸安靜了下來,眾人都把目光重新轉向了張溥身上,想要聽聽這位前複社領袖究竟有什麼說道。
張溥再次一一打量了一幹董事們臉上的神情,方才不急不緩的說道:“當然是有著關聯的,這些年餘雖然寓居於海外,但也時常關注著國內的各項新聞。像四海貿易公司這等聲名遠播的大型商業貿易公司,一舉一動都關係著成千上萬百姓的生活需求,那就更不能不關心了。
不過在餘長時間關注四海貿易公司的發展狀況後發現,外人都說四海貿易公司發展迅速,是市場上最值的投資的一家公司。其實這個判斷是錯誤的…”
當張溥說到這裏時,便有幾位性急的董事想要起身反駁,但是他一邊舉手製止,一邊以堅定的語氣繼續說道:“餘知道諸位董事存有疑慮,那麼餘接下來會證明這一點。
事實上根據餘的研究,這十餘年來四海貿易公司的盈利是在逐年下降的,而且最近三年中的年股本回報率都沒有超過50%。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局麵,這是因為隨著海上航行技術的不斷發展,大明、朝鮮、日本、琉球、台灣以及南洋地區之間的海上航線日趨成熟,這一地區內部的往來貿易數量正以一種驚人的方式上漲。
如果說崇禎元年之前該地區的海上貿易數值為1的話,那麼到了去年為止就快要超過35了。隨著貿易數量的急劇增長,海外貿易的回報率也開始不斷下降,而參與海外貿易的海內外商人也在迅速的增長著。
四海貿易公司名下的資產雖然幾達上億兩白銀,但是公司的負債也有數千萬兩白銀之多,每年光是支付這一部分的利息就是一個天文數字。因此一旦公司年收益少於33%,股東們就會感到焦慮;收益少於25%,股東們就要開始思考是否拋售一部分股票出來;而收益一旦突破了18%,對於公司和各位董事來說都是一個災難…”
隨著張溥所給出的一連串數字,在座的董事們終於再次騷動了起來,這一次他們私下討論的聲音比剛才更為激烈了,過了好一會才有人代表著董事們,向張溥謹慎的詢問道:“既然先生對於本公司的經營狀況研究的這麼透徹,那麼不知您是否願意向我們提供一些建議以供我們參考呢?”
張溥看著代表眾人提問的董事微笑著說道:“當然可以,事實上餘將要向你們提出的建議,也同之後餘想要同你們談論的問題是一體兩麵的事。
在餘翻看了四海貿易公司過去十餘年的貿易報表之後,餘還有著一個這樣的發現,那就是公司過去十年裏有著兩次超出一般年份的回報率。
而這兩次超高回報率,恰好同我國向日本、荷蘭東印度公司發起的戰爭有關。擊敗了日本的當年中,公司獲得了333%的年回報率;而擊敗荷蘭東印度公司的那一年,公司回報率也達到了198%。
由此可見,公司如果光靠著貿易行為去賺錢,公司的收益將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幹擾。可若是公司能夠獲得國家的幫助,在國家力量的協助下壟斷一個地區的資源和市場,那麼公司就能獲得超過預期的高額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