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德璟感謝了一句黃道周的關心後,車廂內便沉靜了下去,兩人都默默的想著心事。當馬車走到了一處岔路口,黃道周告辭下車時,卻不巧聽到蔣德璟在車廂內幽幽說道:“若是今上平庸一些,自私一些,對於大明來說反而是件好事。”
黃道周在踏步上略略頓足,便毫不遲疑的走下了馬車,向著停靠在路邊的自家馬車走去了。蔣德璟看著黃道周絲毫沒有回頭的意思,方才敲了敲車廂壁,適宜自家的車夫繼續前進。
不提蔣德璟如何消化黃道周給他建議,就在一月二十四日,倪元璐、黃道周出京還不到兩天,錢謙益果然拿著一盒卷宗來到了他在文華殿內的辦公房。
錢謙益把這盒子往他的桌子上一放,公事公辦的說道:“這些是去年賑災過程中,各地常平倉儲備糧食被挪用、偷盜、出賣的案子,還有一些貪汙賑災物資的案子。
陛下已經下令,由內閣牽頭,三法司協助,盡快辦理此案。我已經向陛下申報,由你主辦,韓一良、惠世揚二人協辦。有什麼問題的話,可先向我彙報…”
一開始蔣德璟以為,對方隻是想要絆住自己的手腳,讓他無暇再插手王韓如的案子。可是隨著賑災貪腐案子的展開,他才發覺這簡直就是一口糞缸啊,這些案子涉及到的地區之廣,人員之眾多,案情之複雜,攪一攪散發出的臭氣就足以讓人難以呼吸了。
從他接手這些案子之後,說情者就開始連續不斷的上門了,不僅有朋友老師,連自家拐彎抹角的遠親都有寫信來求情了。而更令他感到惱火的是,在他邊上還有虎視眈眈的人盯著他,等待著他的犯錯。
到了這個時候他終於反應了過來,現在再想要同錢謙益爭奪黨內的推選權,已經是沒什麼機會了。即便他把所有精力都用在手上的案子,還要小心不要被人拖下水,還談什麼競逐首輔之位呢?
蔣德璟對錢謙益的退讓,也讓他的支持者們有些難以置信,然而還不待他們試圖去說服蔣德璟,或是另外找一個新候選人出來,王韓如一案的輿論風向突然就反轉了過來。
因為京城一些宗室的離開,加上賑災貪腐弊案的持續暴料,使得原本陷入京城輿論中心的王韓如一案,熱潮開始有所下降。而在這個時候,以周王為首的開封宗室突然對王韓如一案反口了。
二月三日,周王等開封宗室突然重新上書朝廷,他們認為王韓如雖然在去年強征了他們的財物,但是考慮到當時開封地區百姓所麵臨的困境,他們還是能夠理解對方這一事出有因的行動的。
而在去年冬天,已經戴罪在身的王韓如沒有撂下工作,而是竭力支持著開封地區的賑災物資流通渠道,使得開封地區的災民大多安全度過了這個冬天,維持住了地方上的社會秩序,因此周王等宗室建議朝廷對其予以一定的嘉獎,不可虧待了國家的有功之臣。
周王等開封宗室的反口,使得攻擊王韓如的官員士紳失去了最為正當的批評理由,也使得普通百姓開始同情王韓如的遭遇。特別是當大明時報把貪汙賑災物資的貪官作為揭露出來之後,和這些貪官相比,王韓如簡直快要成為聖人了。
到了這個時候,總算是把住了輿論脈搏的錢謙益開始對之前攻擊王韓如和自己的官員進行了反擊。他一邊召回王韓如回京述職,要其向內閣交代清楚,其在賑災過程中有無違規的行為;另一邊則強烈譴責了那些貪汙、盜竊、挪用賑災物資的官員,並表示此次要嚴厲懲罰那些貪腐官員,並堅決打擊那些貪官汙吏背後的保護傘。
錢謙益這一次可真不是隨便說說,在表明了自己的態度之後,他隨即向皇帝提請,貶斥了29位之前公開批評內閣不作為的五品以下官員,並調離學習了34位在去年賑災活動中不夠積極的六品以下官吏。
錢首輔這種一反常態的雷厲風行舉措,一下鎮壓住了朝中局勢,也令他重新掌控住了朝堂,脫離了岌岌可危的倒台困境。當然,倒錢勢力的推卻收手,也不僅僅在於錢謙益突然的強硬姿態,而在於皇帝對於錢謙益這種強硬姿態的支持。
麵對即將換屆的首輔,顯然眾人並不希望直接扛上保持一致的皇帝和首輔,這種強大的對手顯然不是現在朝中任何政治勢力能夠抗衡的。他們隻能選擇先退後一步,看一看接下來的朝局變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