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帝國之路 第682章 諸王議事二(2 / 2)

明人突然出兵營口,並且還真的取勝了,這對於豪格來說也是有些接受不了的。畢竟他所認為的和平,是明清之間互不侵犯,而不是任由明人侵略大清的領土。不管是出於內心這種被背叛的感覺,還是保持自己這個反明的強硬形象,他都不能讚同多爾袞的議和主張。

“睿親王這話,我可不讚同。眼下是明軍占了營口,不是我軍占了錦州,此時巴巴上趕的去同明人議和,豈不是就在告訴明人,我們虛弱了麼?

我若是明人的主將,就算原先隻想著打下營口就收手,現在恐怕也要考慮往周邊運動運動,試探我們究竟有沒有出兵的能力了…”

說了一大通反駁多爾袞的話語之後,豪格才對著黃台吉行禮說道:“父汗,兒臣以為,我們應當盡快出兵營口,把這隻明軍趕下海去,才能斷了明軍窺探我國虛實的動作。兒臣雖然愚笨,但也願意帶領人馬主持此次出征事宜…”

黃台吉的目光在豪格臉上停留了數秒,才微笑著對多爾袞說道:“睿親王,這次你可是真的說錯了。豪格說的對啊,就算我們想要同明國言和,也要先向明人展現自己的武力啊。

如今明軍在半日內就打下了營口城,又消滅了城外的駐軍,自洪尼喀之下,我們足足損失了13位滿洲將領。近十年以來,除了義州之戰後,我滿人還從未遭受過如此損失。

如今明軍的士氣必然是高漲,如果我們此時再派人去同他們講和,恐怕正如豪格所說,反而會刺激起那些明人軍隊的野心,向營口周邊地區深入。

營口位於耀州城以西50裏,耀州又是沈陽和複州、蓋州的聯絡通道。一旦讓明軍奪取了耀州,則蓋州和複州的阿巴泰、阿濟格所部上萬人馬就被斷了後路。

蓋州和複州雖說有些田地開墾了出來,但是以兩州單薄的人丁,想要給養這上萬軍士,恐怕是支持不了多久的。以金州明軍之狡詐,恐怕是不會放過這個大好機會的。這些東江鎮出身的明軍,向來同我國仇深似海,一旦讓他們抓住了這個時機進攻,阿巴泰、阿濟格就算能夠抵擋的住,恐怕也要損失不少將士了。

我滿人的人口和明國相比,不過是零頭的零頭。若是讓明人以為他們能夠和我軍一戰,今後這樣的突襲戰爭就再也難以避免了。哪怕三、四個漢人換一個滿人,我們也是要亡國滅種的。

因此,我召集諸位貝勒前來議論此事,並不是為了營口一城的得失,而是想要和大家討論討論,如何把明人的這股氣勢打下去。讓他們知道,即便他們再怎麼訓練,也是無法同我八旗將士抗衡的…”

聽了黃台吉這番言論,多爾袞反而不好說什麼了,他不得不拱手行禮說道:“臣弟愚鈍,不及汗王深謀遠慮,一時不能思慮到這一點,倒是失言了。”

當黃台吉把問題提高到了整個滿人民族的生存高度上後,一幹貝勒們終於出聲支持黃台吉向營口用兵,以挽回滿人在明軍心目中無敵的印象。

不過當黃台吉再次詢問眾貝勒,誰可以帶兵出征,給營口的明軍狠狠一個教訓時,多爾袞卻再次回避了,他直接舉薦了豪格為出征的主帥。

豪格雖然興衝衝的想要接下這個重任,但是黃台吉卻沉默了下去,遲遲未能做出決定。

黃台吉希望多爾袞帶兩白旗出征,一方麵是信任多爾袞的才能;另一方麵也是希望用兩白旗的人馬去碰一碰營口明軍的成色究竟如何。

老實說,營口戰敗的消息傳來,一度讓黃台吉難以想象。雖然他沒有得到具體的作戰經過,但是洪尼喀這員滿洲老將,他還是了解的。

哪怕對方疾病在身,也無可能被明軍如此輕易的取勝。因此出於慎重考慮,他希望用兩白旗去進攻營口,而不是把兩黃旗的人馬拉出去試探明軍的戰力。

兩白旗和明軍不管誰輸了,對於他來說都是一個好消息。但是拿兩黃旗去試探,不管是輸了還是慘射,都是他不願接受的。

而且豪格目前在八旗的聲望驟漲,鑲黃旗的將士也越來越對豪格歸心了。底下將領儼然有將豪格視為自己繼承人的想法,這個時候任何給豪格漲聲望的舉動,都是不恰當的。

黃台吉思考再三之後,終於決定還是自己親自掛帥出征,讓多爾袞和豪格擔任自己的副手。為了一次性打掉明軍的戰鬥意誌,給明軍一個深刻的教訓,黃台吉不得不下令駐紮在遼河套的兵力回返沈陽,而他則自率2萬五千人馬出征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