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帝國之路 第657章 望穿秋水(2 / 2)

朝廷的軍隊駐紮在交通要道還可以,但是別指望把他們派到窮鄉僻壤去執行封鎖任務。災民自己都沒食物了,如何還供養的起軍隊。而如果能夠把糧食運的進去,又不必要求軍隊進入維持秩序了,隻要有糧食地方上就能重建起秩序來。

因此今年秋糧北運的時間和規模,都決定著河南災區的百姓能否成功的度過這個荒年。而此時賑濟河南災民最為關鍵的地區,一在於信陽、一在於開封、一在於洛陽。

信陽乃是河南入湖北地區的交通要道,河南南部災民逃荒必定聚集於此。而開封、洛陽是河南北部的重鎮,又是運河和黃河水道的交通樞紐,災民逃往此處生存的幾率比逃亡他處更高一些。

而朝廷雖然對河南災區的人口流動進行了嚴格控製,但是也依然在這三處地方建立了大批的營地,以安頓那些已經逃亡到這些地方的流民。一方麵可以引導這些流民中的精壯興修一些公共工程自食其力;另一方麵也是為了防止這些流民串聯作亂,滋擾地方。

在以往的災年裏,災民優先選擇的還是南下湖北或是前往靠近運河的開封,洛陽隻有周邊地區的災民才會考慮。但是隨著朝廷在洛陽修建了國家儲備糧倉,並開始投資建設這個中原重鎮之後,洛陽的吸引力卻陡然超過了南方的信陽和東麵的開封,成為了河南災民逃荒的首選之地。

雖說在朝廷的大力投資之下,洛陽對於勞動力的需求幾乎沒有上限,但是半個河南省的災民這樣不停的流動過來,就算背靠著國家儲備糧倉,河南府的士紳百姓也有些承受不了了。畢竟這洛陽糧倉可不是專供洛陽地方的,而災民也並不都是願意安分守己的良民。

就算在洛陽的朝廷官軍震懾下,城外的災民沒有鬧出什麼民變來,可流民營地附近村莊偷雞摸狗的事件卻陡然翻了幾番。如果不是夏允彝、牛金星等一批青年官吏這兩年苦心治理地方,獲得了河南府百姓的認同,本地士民對於這些外來流民的排斥早就鬧將了起來。

河南府雖然也在災區範圍之內,但是憑借著洛陽本身在發展的工業和利用風車、蒸汽機抽取的地下水,作為一個靠近黃河邊緣的地區,洛陽的地下水並不匱乏,因此今年這個旱情也隻是讓河南府的農業欠收,但是百姓的生活並沒有受到多大的影響。

旱情雖然使得河南府的棉花收成不好,影響了棉紡織業的開工,但是洛陽的玻璃製造業、水泥製造業和小五金手工業卻沒有受到影響。甚至於因為大批流民的到來,為這些工坊提供了大量的廉價勞動力,反而使得工業產值比去年翻了三倍之多。

工業上的產出不僅彌補了農業上的損失,也為洛陽創造了一個欣欣向榮的市麵,流民不僅僅帶來了廉價勞動力,同樣也製造了一個巨大的物資需求市場。隻要能夠讓這些流民安頓下來,洛陽起碼能夠減少20年的發展時間。

而想要把今年的災害變成洛陽人的好事,這一切的前提還是離不開兩個字,那就是糧食。隻要有糧在手,夏允彝、牛金星心中就沒什麼可慌亂的了。這兩年來在河南府的執政,兩人配合默契,把地方上的士紳都治理的服服帖帖的,隻要災民不出亂子,兩人都自信能夠把這些流民徹底消化掉,讓他們成為洛陽發展的助力而不是威脅。

就在兩人翹首以待的時候,一名站在高處觀望的車站管理人員,突然興奮的探頭向著站台上的人喊道:“來了,來了,糧車來了…”

聽到這個呼喊聲後,站台上的官吏們先是一片安靜,接著便歡呼了起來。隨著糧車的抵達,洛陽城外的威脅總算是消除了。而糧車能夠按時抵達,又意味著河南地區的社會秩序依舊沒有出現問題,今年的旱情總算是控製住了。

雖然夏允彝、牛金星兩人早就收到了今日糧車會按時抵達的消息,但是此刻兩人也終於鬆弛了臉上的緊繃表情,互相對視一笑。直到這一刻,他們的心才算是完全放了下來。

牛金星忍不住感歎道:“幸虧陝西、山西兩地的災民都流向了西域和河套,否則我還真不知道洛陽能不能撐到今天。”

夏允彝今日的心情也是極好,也不由附和了一句道:“是啊,沒有朝廷對於西北和漠南草原的擴張,恐怕光憑國內的糧食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牛金星沉默了片刻,突然說道:“這樣看來,北京城內的爭鬥應該很快就有結論了吧。這一次,那些南方士人恐怕是要失算了…夏兄,我可不是說你。”

夏允彝並沒有在意牛金星的失言,隻是長歎了一聲說道:“陛下雖然對士紳有些刻薄,但是陛下有句話還是對的。沒有了士紳,國家起碼還有百姓支持;但若是沒有了百姓,國家也就不複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