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帝國之路 第171章 鄭府的宴會一(3 / 3)

雖然我對於朝鮮國內的政局不是很了解,但也明白你之所以不願意在紀念儀式上提及李舜臣將軍的名字,說到底還是擔心朝鮮國內再起爭鬥而已。

不過這場紀念儀式,是大明和朝鮮展示團結友愛精神和宗藩一體的象征活動,也是為了消除我大明一些人對於朝鮮的偏見。他們認為朝鮮在丁卯胡亂中,和後金在平壤會盟,已經有淪為蠻夷化的危險,不能再視為我大明的盟友…”

沈器遠嚇了一跳,頓時起身滿麵通紅的辯解道:“絕無此事,鄙邦不過是迫於形勢,對後金虛以委蛇,絕沒有背叛大明和後金胡虜結盟的打算。

當年我王曾經就此事向先帝解釋過,先帝還對我王加以撫慰,表示諒解。這封信件,現在還供奉在我國宗廟之內呢…”

鄭彩聽完之後,不以為然的回道:“既然朝鮮並沒有同後金真正結盟,那麼朝鮮王世子現在在什麼地方?”

沈器遠的喉頭蠕動了幾下,終於還是沒有發出什麼聲音,緩緩的坐了下來。

鄭彩看著他嚴厲的說道:“陛下不願派人去漢陽質問朝鮮王,而隻是讓本官私下約談貴使,就是已經顧及到了朝鮮王的顏麵,和大明、朝鮮之間的宗藩關係。

陛下還讓本官傳達給你一句話,大明絕不會坐視朝鮮變成蠻夷之國,也絕不會容忍一個蠻夷化的王世子登上朝鮮王位,勿謂言之不預也。”

沈器遠的臉色頓時變得慘白,他下意識的看了看左右的環境,才低聲對著鄭彩說道:“大王膝下並非隻有世子而已,還請貴官回複陛下,隻要陛下首肯,我國可另立世子,下官願以身家性命擔保。”

鄭彩看著他搖了搖頭說道:“可是現在的王世子乃是先帝所冊封,在沒有大的過錯之前,廢長立幼並不可取。到時爾國之內必然會有反對的聲音,陛下又何必幹這等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當年光海君有過錯,所以才會有現在的朝鮮王。但是按照禮法,光海君的過錯並不能延續到他的子孫身上,現在既然光海君有後,為什麼不能夠撥亂反正,重新讓朝鮮王係回到正途呢?”

沈器遠低頭沉默著,死活不接鄭彩丟過來的話題,鄭彩等待了一會,終於忍不住再度勸說道:“沈兄為何如此不知變通?胡亂之後,我聽說朝鮮王並沒有就此洗心革麵,在國內勵精圖治,以抗胡虜的舉動。

倒是將沈兄這樣的大才驅逐出朝堂,一味縱容臣下爭權奪利,以維護自己的地位。朝鮮王如此作為,我看朝鮮遭遇第二次胡亂也是不可避免的事了。

當此之際,沈兄就算不為朝鮮的將來著想,也當為自己的家族考慮一二了。老實說,對於這次的紀念儀式,貴國的德水李氏、恩津宋氏、全州金氏等家族在京城的人士都很是支持,東江鎮參將兼朝鮮三道水使林慶業將軍也不會拒絕。

借助這次紀念萬曆援朝之役的機會,沈兄何不同光海君盡棄前嫌,雙方握手言和為好呢?”

沈器遠低頭想了許久,才慢慢抬頭看著鄭彩說道:“吾觀宋史,太宗晚年欲傳位於太祖子,詢問於宰相趙普,普曰:太祖傳弟而不傳子,已是大錯。皇上豈可一錯再錯!

今日鄙邦也是如此,一錯豈可再錯?更何況,光海君性情暴戾,待到光海君之子重登王位,我等這些昔日得罪於他的罪人,豈能不被清算?”

PS:23日的欠債補上了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