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桂等同後金軍隊對峙的遼西將領先是對於石門之戰的勝利難以置信,他們實在是不太相信,一向被認為腐朽不堪的京營居然能夠擊敗一支後金軍隊。
更讓他們感到震驚的是,皇帝居然敢帶著這樣一支軍隊,無知無畏的衝上了戰場,幸好這場戰爭還是打贏了,否則接下來的仗他們也不用打了。
而石門之戰勝利的消息傳來之後,在遷安坐鎮的兵部尚書王在晉,終於忍不住把滿桂等將領召回了遷安,疾言厲色的訓斥了這些將領們一番。
不管是因為聽到京營勝利的消息而羞愧也好,還是擔憂於皇帝的不滿也好,在接下來的幾日內,遼東軍的進攻終於有了一些起色。滿桂也終於下了決心,將兩個士氣低落的營頭調了下去,重新換上了兩個新的營頭,並加大了獎賞。
滿桂指揮著四個營頭上萬兵力,分成兩隊人馬,以一日期限為間隔,交替進攻後金軍隊封鎖的道路,總算是打開了原本雙方僵持不下的局麵。
十五日明軍奮戰一天,擊退了後金軍隊超過3裏地。第十六日明軍又前進了7裏地,第十七日明軍終於奪回了距離遷安縣城西北近40裏遠的馬蘭莊。
馬蘭莊是一處三麵環山的山穀平原,又有灤河自西北往南而去,將此地分為西南和東北兩個部分。由於此地水草豐美,加上易守難攻,所以以前這裏是薊州衛的養馬之地。等到萬曆以後,因為大明人丁滋生的關係,馬蘭莊也就慢慢被開發為農耕地區了。
而去年朝廷派出的探礦人員在此地勘探出儲量豐富的鐵礦之後,馬蘭莊境內開始修建鐵礦場,附近的鄉民和從關外招募來的遼民,約有近2千餘人彙聚到了馬蘭莊,雖然不過才一年時間,馬蘭莊已經從數百戶人家的大村子變成了近千戶人家的小鎮,此處的繁華熱鬧甚至快要趕上遷安縣城了。
不過後金軍隊入侵之後,這座剛剛繁榮起來的小鎮頓時遭受了一次嚴重的打擊,不僅鎮上人家的財物被這些後金士兵所劫掠,鎮上一些沒有來得及逃走的百姓也被後金軍隊拘押著,趕往遵化城下去當炮灰了。
當然最讓本地官員焦慮的還是,因為被後金軍隊占據了馬蘭莊,使得遷安供應給唐山鐵廠的鐵礦石數量足足減少了三分之二,連帶著本地官員和經營鐵礦石生意的大戶都損失了一大筆收益。
也正因為如此,遷安本地的官員和士紳是反抗後金軍隊入侵最積極的支持者。原本地方官員和士紳向來不允許外兵入城,但是在今次的戰爭中,遼東軍卻被遷安縣民眾主動而熱情的迎入了縣城之內,當地士紳不僅在城內騰出了一片街區用於駐軍,還籌集了一批糧食和豬羊用以犒賞最先抵達遷安的遼東軍隊。
因為遷安百姓的熱情歡迎,也使得一向軍紀不怎麼嚴整的遼東明軍,倒是第一次注意起了自己的形象,滿桂還特意發下命令要求諸軍不得擾民。
不過遼東明軍在遷安城內雖然保持了軍紀,但是卻遲遲不能擊退城外的後金軍隊奪回馬蘭莊,使得本地的士紳官員也開始慢慢出現了抱怨之聲。特別是當皇帝親征後便取得了一次勝利,重新奪回了石門寨後,遷安百姓對於打不開局麵的遼東明軍甚至敢於公開嘲諷了。
不過當滿桂帶著部下終於奪回馬蘭莊之後,遷安百姓也終於露出了笑容,開始對這些遼東明軍不住的誇獎了起來。而一些性急的士紳大戶當日便趕去了馬蘭莊,試圖盡快恢複鐵礦的生產,以挽回這些日子來的損失。
對於滿桂來說,奪下了馬蘭莊總算是確保了身後遷安縣城的安全。從三屯營往遷安有兩條路,一條是經過馬蘭莊沿著灤河而下;另一條則是沿著馬蘭莊北麵的長城平行向東然後再折回向西南。
前一條路隻需要拿下馬蘭莊這個關口,就可以一路平坦南下了。而後一條路,處處都是山脈丘陵環側,明軍隻需布置少數人就能控製那條道路了。
不過從馬蘭莊前往三屯營,一路上還有兩處較為艱險的難關要過,一處便是馬蘭莊北麵的五重安,北麵的紅峪山和南麵的五虎山在這裏形成了一處較大的豁口。後金軍隊把守在此處,就能讓明軍攻打上好幾天。
另一處則是五重安西麵的忍字口,那處山口的地勢更為險要。憑借這兩處的地形,後金軍隊足以拖住他們十天半個月的。
因此打下了馬蘭莊之後,滿桂試圖先修整一日,並從後方繼承抽調人手上來,由於石門之戰勝利的消息傳開,原本行軍緩慢的遼東明軍後援,終於加快了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