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拂曉之晨 第475章 選妃?(2 / 2)

畢竟崇禎大婚的時候,不過是一位無足輕重的親王,因此他的三位妃嬪全是真正的民間小戶人家之女,或是低階武官的之女,同現在的勳貴和文臣們都沒有什麼關係。

如果崇禎隻是萬曆、天啟這樣的皇帝,那麼外朝文官並不關心皇帝的後宮之事,他們同司禮監聯合起來,便有足夠的影響力,讓皇帝作出符合自己需要的選擇。

但是顯然這位崇禎皇帝更類似於嘉靖這樣的皇帝,短時間內就把宮內的勢力整肅了一遍,以往權勢滔天的內廷,現在忽然之間便悄沒聲息了下去。

而崇禎除了大刀闊斧的對內廷整頓了一番之後,對待外朝的文官也越來越強勢了。這種狀況顯然有些擊破,大明朝長久以來形成的權力平衡了。但是天啟年間的黨爭,不但對大明的官場傳統造成了極大的破壞,也已經打破了大明舊有的權力平衡規則。

借著天啟開創出來的局麵,崇禎對於大明內閣及六部官製的改革,所遇到的阻力也是最小的時候。舊的權力平衡體係被破壞,新的權力平衡又沒有穩定下來,這正是改革舊製度的最好時機。

雖然黃立極認可了崇禎的改革道路,但是他並不願意讓崇禎擁有的皇權失去牽製,使得整個文官係統成為皇權的附庸,這顯然是有違他的認知和大明曆代文官所追求的目標的。

因此他們默許了勳貴們的舉動,試圖利用崇禎少年慕艾的天性,找幾位勳家或是文官的女兒送入宮內,從而調和下皇帝激烈的個性。

田妃是崇禎的寵妃,聽說性子並不怎麼溫順,連皇後的醋都要吃。因此大家便排除了她,免得這位田妃殿下聽聞此事後,不分輕重的去向皇帝告密。

如此一來,他們便隻有袁妃可選了,這位袁妃的父親是一名低階武官,她本人在宮內也甚為低調,同皇後也說的上話。因此,才有了今日後花園賞花的邀約。

周後薄怒的時候,袁照容低眉垂目並沒有接話,直到她聽著周玉鳳的呼吸漸漸平靜下來,才開口說道:“幾位大人日前曾經向陛下提議過,說宮內去年減裁了大量人手,恐怕陛下身邊缺人照料。

因此希望陛下下詔,暫停民間婚娶,以選拔秀女入宮,以充實後宮。但是陛下以天時不順,四海不靖,要與民休息為由,拒絕了這個提議。還下令,十年之內不提選秀之事。”

周玉鳳顯然也知道這件事,但是她並未開口讚賞崇禎的舉動,反而有些心氣難平的嘲諷道:“他說的倒是好聽,可現在宮內不是已經養了一個什麼葡萄牙王女了嗎?聽說前些日子,他還去許心素府上見了一名夷人女子。

我看,他壓根就不是體恤百姓,而是喜歡上了那些夷女才是。所以才假惺惺的拒絕了選秀的要求。”

對於周玉鳳在自己麵前的失言,袁照容立刻住口不語,當做自己什麼也沒有聽到。周玉鳳很快也住了口,注視了她許久,才說道:“還有什麼,都一並說出來吧。”

“幾位大人同樣擔心姐姐所擔心的問題,大明天子的繼承人總是要漢家的血脈才行,陛下寵愛夷人女子,終究不是什麼好事。所以幾位大人希望能夠挑選幾位出身良好的大家閨秀,進宮服侍姐姐,也好鞏固姐姐後宮之主的位置。”

袁照容的話語雖然讓周玉鳳心中憤懣,但是她心裏倒是清楚,這位不過是替人傳話而已。

這件事的背後既然有英國公和首輔的身影,就證明了他們想要往陛下身邊安排女人,是勢在必得之事。

周玉鳳可不是崇禎,雖然早年亡母,使得她比一般的同年女子早熟。但她也不是那種敢於挑戰舊秩序的女子,剛剛聽聞這些話語生起的怒火,很快就在她心裏散去了。

英國公和內閣首輔兩人聯手帶來的壓力,就算是她這個大明皇後,也是抵擋不住的。

此前這些人不願意破壞後宮選妃的規則,是因為不破壞這樣的規則,他們也能獲得他們想要的東西。

但是既然他們冒著破壞後宮選妃的規則,也要想崇禎進獻美人,顯然是對這位皇帝有些無計可施了。

周玉鳳心思九轉,才平和的說道:“本宮會替陛下好好挑選的,你就如此回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