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範文程這次秘密入關,除了打探明國的內情之外,他還想著從明國京城弄些典籍回去,用作教育後金親貴子弟之用。
北京作為明國的都城,都中書店不說汗牛充棟,最起碼也是應有盡有,這是範文程前往北京時,已經做好的心裏建設。
在來之前他也已經打聽過,北京書坊業多集中在正陽門一帶,在宣武門、崇文門、隆福寺、護國寺一帶也有少量書坊。當然最著名的書籍市場還是城西城隍廟書市,每逢初一、十五、二十五開市。
但是到了京城之後,他才聽說京城開了一家中華書局,規模遠遠超過了城隍廟書市。而且在書局對麵就是年初才成立的北京圖書館,可以讓人免費進入讀書。
他當時也不以為意,畢竟現在的書坊能有3、4百種書籍已經算是豐富。而如果擁有3千餘種書籍的書坊,都能自誇天下書籍盡在坊中了。
畢竟現在的書坊大多是書店兼刻書坊,也就是說大多數書籍都是自家刻出來的,而不是從其他人那裏購來的。畢竟隻有刻書才能賺到錢,而很少有書坊願意賒欠書籍給別人出售的。
畢竟書坊之書都是從他人那裏購買得來的,賣不出去不就砸在自己手上了麼。若是自己刻書,不僅成本大幅下降,要是書籍暢銷還能自己再加印。
因此一間私人書坊若是有3千多種書籍,即便書坊主人拿程文、墨卷湊數,這件書坊存下的刻板,就已經是一筆極大的財富了。
範文程尚在年幼時,倒是聽自己的父親提過,說天下刻本以金陵、新安、吳興三地剞劂之精者,不下宋版。而福建建陽書坊版紙俱最濫惡,最壞的是,凡遇各省所刻好書價高,即便翻刻,卷數目錄相同,而篇中多減去,使人不知。雖一部止貨半部之價,但是卻害人非淺。
因此當範文程興致衝衝的跑到南熏坊,踏入掛著中華書局牌匾的大院時,他沒有想到自己第一次明白了,什麼叫做浩如煙海。
整整四進的院子,除了最後一進是書庫不對外開放外,其他三進院子的房間內都擺滿了書架。他帶著一種朝聖的心情,現在院子內擺放的洗手台洗幹淨了雙手,然後才一步步的巡遊在這書籍的海洋之中。
同書店的員工交談之後,他才知道這中華書局的藏書有2、3萬種,共計12萬餘冊。而對麵的北京圖書館存有宮內藏書4萬餘種20萬冊,除了永樂大典和宋元及一些珍本外,常見書籍都在其中了。
範文程看著這滿牆滿櫃的書籍,眼中都覺得要冒出火來了。這中華書局中的書籍,同外邊那些書坊不同,很少有應對科舉的程文、墨卷,至於粗編濫造的神魔小說和戲曲雜文也很少。
這裏的書籍大多都是精挑細選的善本,即便是建陽刻本也是選的品質較好的。而且範文程發現,除了戲曲、小說、雜文之類的書籍大多來自外地書坊,凡是經史子集、天文地理、物理、化學、自然科學的書籍,大多是中華書局精校本。
這些刻本的紙張潔白密實,字跡清晰,毫無汙染的痕跡。品質超過了最好的棉紙刻本,但是價格卻又低廉的同建陽本相當,每冊不過一毛到三毛之間。
他也悄悄的詢問過店員,這位店員倒也爽快的告訴他:“原本我們店裏自刻書還不到3成,現在已經增長到七成了,今後除了一些雜書之外,其他書籍都會替換為我們書局的自刻本。
我們書局采用的是活字印刷,又改良了印刷機,這紙張又是天津造紙工坊新近研發出來的好紙。
其他書坊刻一塊好板起碼也要一錢銀子,最便宜的福建竹紙每百張2分6,最貴的江西棉紙每百張4分2。
但是我們書局自印本成本還不到他們一半,質量卻比金陵善本還要強上許多。加上我們自刻本都是經過翰林學士精校過的,隻要我們賣出一本,外麵市麵上的錯漏偽劣書籍就會少上一本。
因此價格就算便宜一些,也不會虧錢啊。但是天下的讀書人不就因此受益了麼。”
範文程大為驚奇的看著這位店員,他倒是沒想過,這樣的市井之人,居然也明白這樣的大道理。
那位店員看著範文程注視著自己,頗不好意思的說道:“這是小人聽我們家社長閑聊時說起的,並不是小人想出來的。”
範文程頗為好奇的問道:“你們家社長是?”
店員頗為自豪的挺了挺胸說道:“我們家社長是人稱“海鶴先生“的黃坤吾啊。社長受到陛下邀請,同陳眉公、毛子晉、範潞公幾位先生,經營北京圖書館及中華書局,並對宮內藏書進行修訂,預備從明年開始廣征天下書籍,為大明建立一套古今圖書目錄,以為讀書人的盛事…”
看著這名店員頗為自豪的模樣,範文程忽然感覺心中有些不安,他把目光移到了一邊的書架上,轉移著話題說道:“中國簡明曆史讀本,這是虞山先生的新作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