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這樣一個例子。在美國的一條大道上,建起了一座斯特朗大廈,這座大廈是斯特朗商業的又一次成功,給他帶來了豐厚的收益。
斯特朗大廈在當時是紐約城最高的大廈之一。大廈高65層,包括6級雙層天花板的巨大門廊,由於其大廈設計新穎獨特,所有房間均為鋸齒形結構,能領略到紐約城的美麗風光,如南麵的自由女神像,北麵的中央公園及西麵的哈裏遜河等,都將盡收眼底。
該大廈的牆麵均采用一種非常華麗的大理石,顏色豐富多樣.由桃紅色、玫瑰色和粉紅色混合而成,不但豪華,而且罕見至極。所有的欄杆和裝飾物也都采用拋光的銅作材料,與大理石相互輝映,光彩奪目。另外,門廊中還有一座很高的瀑布,使人產生一種心曠神怡如臨仙境的感覺。整個大廈富麗堂皇,使人們眼界大開。
在紐約城還有另外一座博藝高級大廈,它們幾乎同時建起,同時進入紐約消費者的眼簾。於是一場售樓大比拚就即將開始。
比拚開始,斯特朗擬定了全套的逆反銷售計劃,他還製造出無與倫比的市場假象,欲擒故縱,有了十足的勝算。
由於進出斯特朗大廈的大都為一些富豪巨商、社會名流,斯特朗就針對這一情況分析了他們的心理。他想,那些人雖然都擁有巨大的財富和權力,但他們並不希望自己的隱秘被別人窺探,更不願接受煩瑣的盤問,因此,售樓的買賣手續越簡潔越好,越能受他們的青睞。斯特朗便把種種售樓手續做到最簡潔的程度,一個電話或一個郵件都能預先訂購。此外,富豪們並不注重樓宇的實際情況,而是選擇與他們身份相當的外表,他們寧可花大把大把的錢買下豪華的樓房,然後再根據自己的意願隨:卷更改,重新裝飾一番。基於這個心理,斯特朗極力地把樓房的價錢抬得異常高昂。有人斷定,他的樓宇在以後一定會售不出去,進而降價。但事實並非如此,在之後他反而進行了多次的漲價。相反地,同時進行樓宇銷售的博藝大廈卻與他的銷售方式截然不同,他們利用較傳統的方法,采用降價售樓的方案,一次一次在進行降價,想用優惠的價格來吸引買主。這導致斯特朗公司的職員有些驚慌,而斯特朗則不以為然,繼續他的計劃。終於,他的計劃收到了巨大效益,而博藝大廈恰恰相反,在銷售過程中境況很糟,損失慘重,最後不得不以普通公寓價格出售.
在大廈的宣傳方麵,斯特朗也下了不少工夫。他發現壞宣傳的影響力要比正麵宣傳大得多,於是他又一次做了令人出乎意料的事。在大廈動工的時候,他故意將一座雕塑拆毀。霎時一些報紙上表達了人們極大的憤慨.而且還在頭版上刊登了該大廈的一張巨大照片。斯特朗見時機成熟,不但不去澄清,而且還大肆地推波助瀾,使這場鬧劇更加地持久、有感染力。因為他深信,這個事件會將大廈的“知名度”大大提高,引起越來越多人的關注,並且人們也會從中得知,這是紐約“最豪華的大廈”。結果果然不出他所料,他的大廈不久後出現了前所未有的銷售高潮,一時間收益劇增。
此外,斯特朗知道,越是供不應求有競爭的事物,人們便越是急於得到它。於是,在他的授意下,他的職員從不急於簽訂任何一項售樓合同。他們穩穩當當地坐在辦公室裏等客戶參觀房屋,先帶他們去看標準房,在傾聽買主意見時慢條斯理。若遇到感興趣的買主時,就告訴他們這些房問有不少人已經等候購買,還拿出一長串的申請人名字,以此來激發買主的購買欲望。
在斯特朗一係列的逆向計劃的實施卜^,他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他的大廈迎來了大量的巨豪富商,買主不斷地湧來訂購。僅這次的大廈銷售就為斯特朗創下了6000千萬美元的收益。
逆向思維是一種重要的思考能力,個人的逆向思維力,對於全麵人才的創造能力及解決問題能力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市場經濟就是競爭經濟,就是優勝劣汰、適者生存。善於逆向思維,往往能創造性地大膽開拓,敢於打破1日的習慣,敏銳地洞察事物,在市場競爭中一舉成功、出奇製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