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霞是一農家女,家庭的貧困使她從小飽嚐了餓肚子、穿不上好衣服的生活艱辛。於是在很小的時候她就樹立了遠大的理想,不想平庸地度過一生,誓要改變貧窮。
18歲那年,她不顧家人的阻攔,毅然決定出去闖自己的事業,當時她的身上僅帶了300元。後來,她發現並非要走得遠才會有路,身邊處處有機會。
一天,她經過一家點心鋪門口時,發現人們排了好長隊在爭相購買這裏的點心,以後的幾天裏,她都能見到跟那天一樣的情形。於是她對點心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她從別人口中得知,這些點心的原料成本很低,但加工做成點心後就能賣個好價錢,她認為這是一個很不錯的機會。
她原以為做點心很簡單,隻需一台電烤箱,幾本資料書便可製成,但事實卻不像她想像中的那樣。
她首先奔波於各個機關,辦完,『手續,緊接著買了電烤箱及相關用具。終於,她的點心店開張了。剛開始學做點心,毫無經驗的李霞進行了無數次的試驗,除了浪費大量的原料外,別的什麼成果都沒有,點心的口感和質量一點都達不到標準,因此,生意一直都非常蕭條。但她並沒有灰心,而是從中總結自己的不足之處,吸取教訓。她接著義買了許多關於點心製作的書籍資料,廢寢忘食地鑽研起來。雖然如此,但做出來的點心的質量仍沒多大提高。
幾個月後,她一清賬,發現白己已先後搭進去上千元,並欠下了幾千元的債,這可讓李霞苦惱了。絕望之餘,她忽然聽說有一位姓趙的師傅,做出的點心極佳。於是她想到那裏學製作點心的秘方。
第二天,他打聽到了那位師傅的住所。師傅雖然找到了,但秘方卻沒有那麼容易得到。於是,她每天都按時到那裏幫忙,無論是陰天還是暴雨,平時的工作也都讓趙師傅極其滿意。最後,工夫不負有心人,趙師傅終於傳授給她製作點心的秘方。
在趙師傅幫助的同時,她又請其他專家指導,在原來的製作基礎上進行了選料、調製溫度等改革,製作的點心在口感及質量方麵均稱得上是佳品。很快地,她的點心成了味美價廉的暢銷品,並且占據了一定的市場。
幾個月後,來購買點心的客戶不斷增加,開始供不應求,李霞先後又雇了幾個人,擴大了生產規模。隨後,她又對自己生產的點心品種進行了改良,其產品也得到更多顧客的好評。
後來,她又將自己的店擴大到了一個廠,專門生產點心,在當地掀起了一陣一陣的銷售高潮:在此後的兩年間,她不但還清了外債,而且還賺了20萬元,成為一個小有名氣的點心企業家,而本為“農家女”的李霞也一躍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女老板。
現代社會巾的女老板們,已不是殘酷、激烈的商戰中點綴的星光,她們不是任何人的陪飾品。她們有自己的主見、自己的思想,具有男人一樣敢於冒險、不怕失敗的良好素質。她們同時還利用女性自身細膩、觀察敏銳等特點優勢,逐步占據了一方屬於白己的天地。隨著女性思想的不斷解放,更多的女性會走人到商業領域,在商界中散發異彩奪目的光芒。
哲人曾說過:不管做任何事,第一個是天才,第二個是庸才,第三個是蠢材如果懼怕前進的風險與代價,隻會跟在別人身後,永遠也經不起真正的風浪,那叉怎能走向成功?隻有招招領先,步步為營,你才能站在最高點,看到別人看不見的廣闊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