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市長,你這麼說可就有點悲觀了吧?雖然政府還有一年的時間就要換屆了,但作為一名有豐富經驗的老領導,年齡又不算大,應該到人大發揮一下你的能力的,你也知道,人大的作用在未來的政府工作中其監督的作用越來越大了,正需要你這樣有能力和經驗的領導呢,你說是不是呀?”
投之以桃,報之以李的事兒,吳昊會做。而且吳昊最大的優點就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既然你想過來,就算還有些猶豫,我也要表現出來絕對的誠意來的。
以周大明的想法,從副市長位置上下來,能到政協任職一屆已經算是十分滿意的結局了。雖然政協沒有什麼權力可言,但畢竟還算副市級的領導吧,不論在心裏還是麵子上,也都說得過去。
但吳昊這麼一說,周大明不由得一陣的激動。
說起來,人大與政協,就其位置來說,絕對不可同日而語的。用老百姓的話來說,人大的權力,要比政協大的多。
人大是參政,比如有關政府部門的領導任免,如果人大通不過,你多大的本事也白搭。
而政協就沒有這個權力了,隻能是議政,沒有決定權,隻有建議權。
華夏原本就是官本位的體製,有權沒權,所受到的待遇和尊重,那是不一樣的,這麼說吧,如果自已能到人大,任一個副職,以現在的副市長地位,排名不可能太靠後的,那樣的話,其權力並不比現在這個副市長的小,那就是說,自已相當於又多掌握了一屆的實權。
在華廈來講,權力就是社會地位,有了權力,才能受到人們的尊重,才能升官發財,這也是華廈幾千年文化所推崇的。
“升官,發財,做人上人”。
這在華廈人看來是天經地義的,而達到這一目標最便捷的路徑,就是有一個手中握著實權。
周大明當然也不例外了,他也想“升官,發財,做人上人”。
如果不是因為自已當這個副市長,以自已背景和能力,怎麼可以“雞犬升天”呢?
別的不說,如果不是自已當上這個副市長,不著調的弟弟,現在有沒有工作都不好說,而現在竟然堂而皇之的進入官場當上了局長,真的是飛黃騰達了。
兒子到是比弟弟強得多,但也不是什麼絕頂的聰明。
但這些都不是什麼問題,正是因為自已的副市長位置,兒子進入商界之後,那些外資跨國公司、大型的國有和私有企業,沒有不爭先恐後地把兒子招募過去的,當然了,沒有足夠的高位高薪,兒子連看都不看對方一眼的。
如今的兒子,說起來,在商界也算得上是小有名氣了,不用怎麼拚搏,不用自已投資,就能財源湧進。
曾經有一位身居高位的開國元老說過:
“讓我們自己的子女接班,不會挖祖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