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六九 被逼無奈(2 / 2)

“我說兩句。”一聽王金龍這麼問,周大明副市長清了清嗓子說道:

“這交分調整,城鄉建設及管理、住房這一次歸在我的職責分管範圍內,首先要謝謝王市長對我的信任,謝謝組織對我的重視。我先在這裏表一個態度,那就是堅定不移的與市委市政府保持高度的一致,聽從市長的領導,盡職盡責,把新分管的這一塊工作拿起來,替市長把好城鄉建設和管理這一關。”

說起來,周大明之所以能當上副市長,還要感謝苟仁來,是苟仁來當上這個市長之後,從經貿委主任的任職上把他提上來的。

隻是讓他沒有想到的是,還沒等幹上一屆滿呢,苟仁來因為刑事犯罪而進去了,這讓周大明一時間有點抓狂的感覺,不知道靠那棵大樹好了。

之所以抓狂,那是因為與其它的副市長比起來,他的閱曆是最低的,基礎也是最差的。如今又沒有了靠山,他怎麼能不急呢?

此時王金龍突然給自己這麼一大單禮,周大明怎麼能不激動呢?更是想都把沒想,馬上決定要靠王金龍這棵大樹,投在他的門下。

既然想投在王金龍的門下,雖然暫時沒有投名狀,但最起碼要有個態度,要當眾拍王金龍一番,先博得市長的高興,否則,自己的心裏也過意不去。

當然了,當眾拍馬,周大明心裏明白,不能千裏走單騎。一定在拉上一兩名同仁,要相互附和,否則,一拍未定,有反對者如程咬金半路殺出(在周大明的心裏,這個吳昊就不是一個善良之輩),必成斧下之鬼。

一想到這兒,周大明眼睛一轉,拉上這幾名副市長中最弱的一位朱小偉。

之所以說朱小偉最弱,到不是他的體質不好。

朱小偉是民主人士,分管的又是沒有多少實權的文教、衛生。

“這一次的分工調整,應該說,是上一次分工的細化。從分工的實現效果看,充分體現出王市長的高瞻遠矚和睿智,體現了王市長的大度和寬廣的胸襟。

就拿小偉市長的分工調整來說吧,上一屆的時候,雖然小偉市長同樣分管文教、衛生,但卻把體育和醫保這兩方麵的工作給分離了出去。這是不科學的,也是不合理的。醫保怎麼可能與衛生係統人為的分割開呢?它們原本就是一體的嗎。教育與體育也是一樣。

王市長接任市長之後,在最短的時間之內,認識到這一點,所以,在第一次分工的時候,經過科學有序的調整,把分工理順了回來。這正是王市長的英明之處。我沒有說錯吧,小偉市長。”說到這兒的時候 ,周大明有意的衝著朱小偉討好的笑了笑。

聽周大明這麼一說,朱小偉明顯的一皺眉頭,神情有些不爽。

“有關分工問題,上一次開會的時候,我已經表過態了,這裏我就不想重複了。還是那句話,一切聽從組織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