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六九 敵人的敵人
周大明原本以為朱小偉會順著自己搭起的杆子往上爬的,沒想到,對方根本就不理這個 茬口,一句話給懟了回去,這讓周大明很沒有麵子,隻是尷尬的一笑,終於把嘴閉上了。
朱小偉對周大明這種沒有經過自己同意,強行綁架的行為,很是不爽。
雖然自己是無黨派人士,但並不能說明自己不夠聰明,相反,站在局外的角度上看,朱小偉比誰都明白:貴圈有點亂。
自己一個無黨派人士,犯不著趟這趟混水的,幹好自己分內的工作,對得起良心也就行了。
至於你爭我奪、勾心鬥角,有這樣的時間,還不如多看兩本書呢。
最主要的是,朱小偉對這個王金龍並沒有太好的印象。
知識分子出身,朱小偉還是沒能脫去那種骨子裏的清高。雖然王金龍在第一次分工中有意的把兩個相對有些權勢的部門歸給自己,但朱小偉並不感冒。
此時周大明突然拉上自己,朱小偉怎麼可能看不出來,這是想讓自己和他一樣,為王金龍站台呢?
“你也太小瞧我朱小偉了,我才懶得參與你們爭爭奪奪的鬧劇中去呢。”朱小偉在心裏想到。
不過,雖然朱小偉沒有順杆爬,但周大明的這番神拍,還是讓王金龍頓覺全身上下“三萬六千個一毛一孔無一處不舒暢,無一處不服貼”:
“看來這個周大明不錯,很知道感恩,是位可以培養的苗子。現在手下最缺少這樣的人啊。”
“大明市長認識還是蠻高的嗎。調整的目的,就是讓我們的分工更加的科學,更加的合理,更有助於工作的開展,當然了,這不是結束,以後這種調整還會有的,希望大家能夠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其它的同誌還有什麼要說的嗎?”
王金龍留下一個伏筆,同時給了周大明一個希望。
“我說兩句。”主管工業的副市長李福林清了下嗓子說道。
這一次調整,把安全生產從常務副市長吳昊的手裏調整給自己,李福林還是要說幾句。
“我覺得安全生產這一塊,還是由常務副市長吳昊同誌主管為好,一是由常務副市長主管,本身就是一種重視;二是經過這一段時間的工作,全市的安全工作,有了很大的起色。一些老大難的安全隱患,得到了徹底的根治,這對我們全市來說,無疑是一種福音。我覺得這種勢頭,應該發展下去;三是,我本身就是主管工業的,安全生產工作歸我,有一種自己刀削自己把的感覺。所以,請領導考慮一下,是不是應該把這一塊劃出去的好。”
從內心來講,李福林對吳昊的印象要比王金龍的印象好得多,畢竟吳昊是個幹實事兒的人。
雖然上一次的安全檢查,自己所主管的工業部門影響最大,但他是個明白人,知道這是好事兒,如果真要是出來問題,自己是第一責任者。
當然了,李福林這麼說,也不排除有討好和拍馬吳昊的意思,隻是李福林比周大明聰明,拍之謹慎,而且方法得當,恰到好處,讓旁觀者無懈可擊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