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子不可估量(2 / 2)

十二歲的月映華,已經能和月浩瀾打成平手,在文才、人際關係、個人魅力上,更是遠超月浩瀾。

此時的月浩瀾早已成年,對皇位充滿了渴望,他知道這個三弟已成自己的勁敵,便起了殺心,暗中找種種機會想除掉這個三弟,而月映華也不是等閑之輩,完全沒有坐以待斃。

兩人表麵上和睦,暗地裏卻鬥得很凶,鬧得人盡皆知。

而蒼梟王,是最恨窩裏鬥的,尤其是重要人物內鬥這種事,他更是恨之不及。

但他並沒有強行責罰這兩個出色的兒子,而是公告天下,讓他們兩個進行公開、公正、公平的比試,贏者為太子,輸者永世不能再起反心和殺心。

在月映華十五歲那年,他與自己的大皇兄,在舉國上下的關注下,進行了長達三年的比試。

比練兵、比帶兵、比打仗,比功夫、比人脈、比狩獵……三年的比試,月映華以絕對優勢勝出,在萬民歡呼中,被正式冊封著西涼國的太子。

大皇子月浩瀾無奈接受了現實,收斂了許多。

但心裏,月浩瀾仍然對太子耿耿於懷,不願看著太子不斷做大,暗中阻擾和破壞著太子的“好事”,隻是,他做得非常謹慎和隱蔽,想要揪出他陷害自家人的把柄和證據,不容易。

蒼梟王也未必不知道大兒子的心思,隻是,一個將來要征服天下的男人,若是連“家亂”都擺不平,又要如何去擺天下?

隻要這些兒子不要做得過火,他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將心血傾注在治軍之上。

要打敗大順,最終靠的,還是刀與槍!

夜九還是大順國太子的時候,沒少聽到西涼國大皇子與太子的恩怨,這次在戰場上,想殺他的人,大多數也是月浩瀾的人,所以,他先下手為強時,也沒有猶豫和手軟。

他殺了月浩瀾的人,也是替三公子清除憂患。

現在,月浩瀾一定恨不得將他置之死地而後快,不過,他一點都不怕。

他對月浩瀾陰鷙吃人的目光視而不見,對蒼梟王行了曲膝禮後,雙手捧著戰事報告,遞上去:“草民見過皇上。”

蒼梟王看不出什麼心思,接過報告,打開便開。

夜九退到一邊站著。

這份報告,詳細敘述了此次討伐叛軍的經過及戰果,條理分明,言簡意賅,詳略得當,前前後後一個多月的戰爭,隻有一千餘字,便說得明白清楚,連備受爭議的燒掉糧草、砍掉烏小將軍的手臂、將領死亡太多的“惡行”和“缺陷”,都寫得理當充分,感人至深。

蒼梟王沒花多少時間,就看完了這份報告。

他不動聲色地看著夜九:“這份報告是何人所寫?”

執筆之人,真是好出色的文采,好清晰的頭腦,好敏銳的思路,以及好高明的謊言,他事先想好的問題,現在都不必問了,報告裏都說得很清楚了。

夜九道:“是草民與眾位將領、軍師商談過後,由草民執筆,眾人審核通過完成。”

報告的後麵,有軍師和將領的簽名和手印,足以證實他所言無誤。

蒼梟王將報告丟給太子:“你們幾個,都好好看看。”

而後,他看向夜九:“你臉上的疹子,還沒消麼?”

之前,他完全不將這個“洛公子”看在眼裏,認定他一定會敗給猹猛,甚至有可能會死在這次戰爭裏,也就懶得去知道他長什麼、來曆為何,但現在,他從這場一邊倒的戰事中意識到,此子的本事不可估量,他有必要重視審視這個男人。

夜九沉默了一下後,道:“草民臉上的疹子已消,但是,在皇上宣布草民獲得這場比賽的勝利之前,還請皇上讓草民保留一點顏麵和自尊,以免比賽失敗,草民離開天都時,不會讓世人知曉我是喪家之犬。”

這個理由,很有意思。

蒼梟王聽後,臉上露出笑意:“你會是失敗一次便認命,再也爬不起來的男人麼?”

夜九毫不猶豫地道:“當然不是。”

蒼梟王又笑道:“如果這次比試你失敗了,你將做何打算?”

夜九淡淡道:“此地不留人,自有留人處。”

蒼梟王臉色一冷:“如若失敗,你以為你還能平安地離開天都?”

夜九道:“凡事都要試過了才知。”

他知道蒼梟王的意思,如若他在這次比試中失敗,就意味著他什麼也不是,他在這次戰爭中得罪了那麼多人,這些人肯定不會放過他,他想活著天都或西涼國,可能性很低。

這一點,在場的人都心知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