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事敗淡定
官府的告示剛一貼出就有人打探招兵報名處。一大早,城頭集市上有三五成群的年輕人在議論,他們都騎著馬呼嘯著來去,探頭探腦的打探,似乎很興奮。但他們終於決定去員外府了,循路找到員外府,不料,員外府大門外早已被前來報名的年輕人擠得水泄不通。
員外府邸大門緊閉,沒給任何回答,門房探頭,莫名道,“員外不在家,一早出去啦。”
員外大門外的人群仍是不散,出征的事讓一向平和的氣氛改變了許多。一邊是參戰的熱情和踴躍,一邊是每日的戰報帶來的緊張和不安。
顯然,情勢在按照固有的節奏醞釀發酵。
告示貼出第三天,就有各種傳言出現。
.............
雖然戰爭臨近,員外還是放心不下,就又去了趟家山坡,他帶了一個年輕的隨從和兩個蓮青道士連去加來用了三天,因為他知道雷寅在魯東王處應付,並不急慌。老員外一麵察看現場一麵與百姓座談,其看到的情形比他預想的要好,遷移仍在持續,房屋仍在修建,幾乎沒有一家露宿街頭的。唯一的不好就是山裏老妖仍舊騷擾不斷,氣急敗壞的在城外大吼大叫,但吃人的事明顯減少。但人們的抱怨不僅不少反而更多。誰人見了員外都是抱怨天抱怨地。還有少數人當麵揚言撤回祖居地的。員外心忖,野人懷土小草戀山,這是適應新環境中的陣痛,時間久了自然就好。
“不用急、不用急,很快你們就會創造新的生活。”員外握住花白胡須的老者的手安慰道。他留下兩個道士繼續降妖,就與隨從趕緊回來了,因為他知道眾多人在等候他。
一般出征是在府衙給出正式通告後十日內啟程赴邊,所以員外還有時間,但民眾心急。員外午間到家,大管家董斌隨後貼出一張告示:“大夏子民踴躍報國,其心可嘉、其情可鑒。然報名之事按大夏律例擇日進行,東夷健兒各自調適做好準備......。”雲雲。
雖然雷寅還沒回來,然而準備工作在員外從家山坡回來那一刻就開始運轉起來,員外與大管家董斌商討後,董斌就著手糧草輜重馬匹等方麵的準備。安排副管家要求兵器坊日夜不停開足馬力生產軍需品、服飾坊做好輕便和防寒服的生產。
雷寅飛馬馳騁路過城頭,發現有七八個騎著駿馬手持長矛揮舞黑羽旗幟的年輕人,他們都身披水綠色東夷標誌顏色的披風,轉悠著。那是他們的先輩曾經掌過的大麾,見了雷寅停住鞠躬,一臉謙恭的神情,“少主您回來啦。”雷寅放慢速度輕輕點頭,微微一笑揮手而過。這幫年輕人還是那麼可愛,見了他總是恭敬有加,現在終於有事可做了。雷寅心想。
雷寅回來的消息是丫鬟小翠告訴四娘的,她道,“夫人,我剛好看見咱們家的少主回來直奔後書房去了。”
午後申時,秋陽殘照,也是適宜整理個人心情、微妙互動的時辰。四娘哼著輕快的小曲從前院往**書房走,她麵若皎月,體態優雅輕盈,身姿如風擺楊柳,舉手投足爽朗自信,兼有少女的嫵媚和少婦的活力。聽說她的郎君回來了,就過來看他忙些啥,一根玉指一路拂過花花草草。她推開半掩的房門徑直進去停住哼唱,目光落在藤椅上,落在雷寅肩上側麵的鬢發上,“相公哥哥你回來了!”四娘負手而立,拿捏著腔調玩笑道。但片刻後,她突然收斂笑容,鼻子不由自主的嗅了一嗅,表情審慎,半晌後問詢道,“怎麼,有生人味,是誰來過啦?”雷寅馬不停蹄的從魯東國趕回員外府,不去正房、不拜見父母,而是隻身紮進書房,頹然倒臥藤椅。他有點疲憊倒在其次,主要是心緒亂:有些失落、有點不舍、有些不安、有些歉疚、有所不甘。
剛才四娘推門進來,要是過往,他會立馬站起迎接這位妹妹般的娘子,用誇張的口氣道,“娘子妹妹,想死哥哥啦!”而這次他隻欠起了身子看她翩然進來,卻沒有了過往的熱情,甚至缺乏一種底氣。雷寅一向是本色之人,他不喜歡那種虛假的刻意而為。這點四娘也很明白。當四娘突然問起有生人味時,他當即懶洋洋的回應,“怎麼會呢,就我自己。”其實四娘所問的生人味乃是陌生女人味,準確的說是他身上帶有陌生女人的氣息。當他猛然記起四娘有妖精般的靈敏嗅覺時,立刻聯想一定是自己身上帶有了那種味道被她覺察,心裏咯噔一顫,臉上就一沉,神情就流露出僵滯、無來由的沉默和不安,表情出賣了心緒,四娘一一覺察。雷寅感覺四娘的目光包圍著他,透視著他的五髒六腑,使他高大的身軀無處遁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