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愛情會讓人變得糊裏糊塗(1)(1 / 3)

在現實生活中,,越來越多的愛情及婚姻問題困擾著人類。太多人不知道什麼是愛情,更不懂得愛情的學問。人們已經習慣了由男女相愛而引發的諸多麻煩,不再大驚小怪。

愛情是發自心靈的強烈感受

真正的愛情,應當是一種發自心靈的強烈感受,而男女間的戀愛,則是一種實際的行動,是人與人之間互動的行為。所以,行為科學如心理學、社會學、人類學等,都少不了對此問題的探討。再者,戀愛不隻是兩個人之間你愛我、我愛你這麼簡單,也屬於一種社會行為。假若以社會科學中經濟學和政治學的相關概念來處理,如資源和權力分配等,也可以讓我們得到全然不同於以往的感悟。

同樣的,愛情也可以用自然科學的一些原理來加以解釋。譬如,用數學中的四則運算為排列組合,表明戀愛所牽涉到的人際狀況;當然,生物學則特別點出了人類生物本能對於愛情的影響。而且,愛情絕對是某種化學作用,男女相戀的化學變化是深刻微妙而饒有趣味的,若能深入地加以了解,剖析感情世界便容易得多。

除了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人文科學也是研究愛情的重頭戲。人文科學有廣博豐富的知識範疇,如美學、文學和倫理學等,用來解剖愛情都是再合適不過的。當然,比較傳統的做法,從文學、小說、影視作品來了解愛情仍然是行之有效的。

既然如此多的領域都可以用來研究愛情,我們不得不承認,愛情是一門高深的學問。而既然有那麼多的癡男怨女在神聖的愛情麵前困惑不已、徘徊不定,我們不得不承認,愛情也是需要學習的。

愛情的學習方法

我們已知道愛情的廣博豐富、變化莫測,要了解愛情這門學問,惟有運用科學的知識與概念,配合淺顯易懂的文字,才能較為務實地學習到一些東西,也借此減少人們在運用情感中的諸多失誤。一句話,要真正了解愛情,就必須要用科學的方法,去剖析、去體察愛情,不斷地解決疑問,破除愛情的盲區,掌握愛情的訣竅。因此,我們強烈主張:愛情需要學習。

當然,這種學習不是浮光掠影、淺嚐輒止,而是拿出治學一樣嚴謹的態度、恒久的毅力,並在實踐中加以運用與體味。如果能做到這樣,我們相信,通過研究愛情的學問,至少能給對愛情充滿迷惑的現代人以下幾點幫助:

其一,讓更多的人在深思熟慮之後,運用所學到的知識,更好地談戀愛,好好地經營親密關係。

其二,因愛情的圓滿而減少因為不理性、不科學所造成的種種個人、人際及家庭問題。

其三,珍視愛情學問,讓更多的人用較科學的方法思考和處理愛情這頭等人生大事。

其四,擴大影響,提醒各種領域的科學家,能夠更為關注與人人切身相關的愛情這一領域的學問,加深愛情科學研究的力度,並反過來惠及人群,導引人們的愛情觀。

此外,在準備學習愛情這門學問以前,有必要做一些身心的調整,尤其是“愛情正當年”的年輕朋友們,更應為學習愛情打下一定的基礎。年輕是人生的黃金歲月,是學習、成長、積累經驗的寶貴時光,但畢竟隻是人生的一個階段、一個過程,如果以為年輕有本錢,不急不躁,心無定所,等年輕過後剩下的隻能是後悔。如何使這個階段成為長期幸福的開始?如何在年輕時學會足夠享用一生的愛情學問,其基礎性的任務就有賴於順利完成“發展功課”的訓練與學習。

什麼是“發展功課”?從發展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就是在每一個人生階段最需要學習的功課。而在年輕時期,人們最需要麵對的功課有二,其一為職業的準備與選擇,其二為婚姻的準備與選擇。前者為“立業”,後者即“成家”,即兩性關係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