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糖代謝各途徑的聯係(1 / 3)

糖代謝途徑主要有:糖酵解、糖有氧氧化、磷酸戊糖途徑、糖異生作用和糖原的分解與合成等,其中有釋放能量的分解代謝,也有消耗能量的合成代謝。

當葡萄糖或糖原分解至丙酮酸時,在無氧時,它接受3磷酸甘油醛脫下的2H還原為乳酸(酵解過程)。在有氧氧化時中,3磷酸甘油醛脫下的H經呼吸鏈與氧結合生成水,而丙酮酸經乙酰COA最後經三羧酸循環徹底氧化為CO2和H2O。另外,丙酮酸還可經草酰乙酸生成糖(糖異生),它是許多非糖物質生成糖的必經途徑。

此外,通過磷酸戊糖途徑使戊糖與己糖的代謝聯係起來,而各種己糖與葡萄糖的互變,又溝通了各種己糖的代謝。

總之,糖的各個代謝途徑之間是相互緊密地聯係在一起的,並且通過三羧酸循環還和蛋白質、脂肪等代謝通過中間產物互相聯係起來。

糖類是自然界一類重要的含碳化合物。其主要生物學功能是在機體代謝中提供能源和碳源,也是組織和細胞結構的重要組成成分。

糖代謝主要指葡萄糖在體內的複雜代謝過程,包括分解代謝與合成代謝。其分解代謝途徑主要有糖酵解、糖的有氧氧化及磷酸戊糖途徑等。

糖酵解是在不需氧情況下,葡萄糖生成乳酸的反應過程。其代謝反應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由葡萄糖分解為丙酮酸的反應過程,又稱為酵解過程。在此階段中,由己糖轉變為磷酸丙糖的反應過程需消耗ATP;而由3磷酸甘油醛轉變為丙酮酸的反應過程則生成ATP。第二階段為丙酮酸脫氫酶催化下加氫還原為乳酸。糖酵解在胞漿中進行。糖酵解的生理意義在於迅速提供能量,1分子葡萄糖經糖酵解可淨生成2分子ATP。

糖的有氧氧化是指葡萄糖在有氧的條件下徹底氧化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反應過程。是糖氧化供能的主要方式。其反應過程分3個階段:一階段為葡萄糖循酵解途徑分解為丙酮酸;二階段為三羧酸循環和氧化磷酸化。三羧酸循環是以草酰乙酰和乙酰CoA縮合生成檸檬酸開始,經脫氫脫羧等一係列反應又生成草酰乙酸的循環過程。此循環中有三個關鍵的酶(異檸檬酸脫氫酶、α酮戊二酸脫氫酶、檸檬酸脫合酶)催化的反應不可逆。三羧酸循環的生理意義在於它是三大營養素的最終代謝通路;也是三大營養素相互轉變的聯係樞紐;還為其他合成代謝提供前體物質。

葡萄糖通過磷酸戊糖途徑代謝可產生磷酸核糖和NADPH。磷酸核糖是合成核苷酸的重要原料。

糖異生是指由乳酸、甘油和生糖氨基酸等非糖化合物轉變為葡萄糖或糖原的過程。進行糖異生的主要器官是肝,其次為腎。糖異生的生理意義在於維持血糖水平的恒定;也是肝補充或恢複糖原儲備的重要途徑;長期饑餓時,腎糖異生增強有利於維持酸堿平衡。

第7章脂類代謝

脂類是動物體必需的一類有機化合物,包括脂肪和類脂兩類物質。本章包括脂類的生理功能、分類、脂肪及類脂的合成代謝和分解代謝過程,並對糖代謝和脂代謝的紊亂所產生的疾病進行分析,目的使學生能夠從脂代謝異常的角度解釋脂肪肝及酮症的形成原因。

一、脂類的生理功能及分類

脂類是動物體必需的一類有機化合物,其共同特點是不溶於水而溶於有機溶劑,在動物體內廣泛分布。脂類是脂肪和類脂的總稱。脂肪是由1分子甘油和3分子脂肪酸縮合而形成的脂,也稱甘油三酯;類脂則包括磷脂、糖脂、膽固醇及固醇酯類等。

根據脂類在動物體內的分布,又可將其分為儲存脂和組織脂。儲存脂主要是中性脂肪,以皮下結締組織、大網膜、腸係膜、腎髒周圍等處儲存最多,稱為脂庫。儲存脂的含量隨著機體的營養狀況變動。而組織脂主要是類脂,分布於動物體內所有的細胞中,是構成細胞膜係統的成分,其含量一般不受營養等條件的影響,而且相當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