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相信自我把握成功(4)(1 / 2)

經過一段不為外人知道的掙紮,喚醒了海倫那沉睡的意識力量。兩人手攜手、心連心,以愛心和信心作為“藥方”。海倫曾寫道:“在我初次領悟到語言存在的那天晚上,我躺在床上,興奮不已,那是我第一次希望天亮——我想再沒其他人,可以感覺到我當時的喜悅吧。”一個既聾又啞且盲的少女,在初次領悟到語言時的喜悅,那種令人感動的情景,實在難以筆述。

仍然是失明耳聾的海倫,憑著觸覺,用指尖代替眼和耳,終於學會了與外界溝通。她10多歲時,名字就已傳遍全美,成為殘疾人士的榜樣——一位真正的強者。

1893年5月8日,貝爾博士這位成大事者在這一日成立了著名的國際聾啞人教育基金會,而為會址奠基的正是13歲的小海倫。這是海倫最開心的一天,這也是電話發明者貝爾博士值得紀念的一天。

海倫如饑似渴地接受教育,並獲得了超過常人的知識,順利地進入了哈佛大學拉德克利夫學院學習。她說出的第一句話是:“我已經不是啞巴了!”她作為世界上第一個接受大學教育的聾啞人,為殘疾人樹立了榜樣。

海倫不僅學會了說話,而且還學會了用打字機著書、寫作。她的觸覺很敏銳,甚至可以把手放在對方嘴唇上來感知對方在說什麼。她把手放在樂器的木質部分,就能“鑒賞”音樂。如果你和她握過手,幾年後當你們再見麵握手時,她會憑握手認出你,知道你是強壯的、美麗的、爽朗的,還是滑稽的、體弱的、心事重重的人。

海倫的事跡在全世界引起了震驚和讚歎,被《大英百科全書》稱為殘疾人中最有成就的代表人物。她大學畢業那年,人們在聖路易博覽會上設立了“海倫·凱勒日”。她始終對生命充滿信心,充滿熱誠。憑她那堅強的信念,她終於戰勝了自己,體現了自身的價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海倫·凱勒在歐洲、亞洲、非洲各地巡回演講,以喚起社會對殘疾者的重視。

懂得“信任”自己“心靈”的人,才能理解生命的價值,海倫·凱勒用自己的行動證實了這一點,創造了物質財富,也創造了精神財富。

在錘煉自信心上下番功夫

土耳其諺語說:每個人的心中都隱伏著一頭雄獅。自信能給你勇氣,使你敢於向任何困難挑戰;自信也能使你急中生智,化險為夷;自信更能使你贏得別人的信任、幫助你成功。

成功始於自信,這個道理人人皆知,但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問大家一句:當艱巨的任務擺在你麵前時,你能夠充滿信心地勇敢上前嗎?當經受了許多次挫折後,你仍然能對自己最終達到目標的信心毫不動搖嗎?當周圍的人都瞧不起你。認為你是個“廢物”、“無能之輩”時,你仍然能堅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嗎?

如果你的回答是肯定的,那說明你有很強的自信心。

如果你的回答是含糊的,甚至是否定的,那你就需要在錘煉自信心上下番功夫了。

“輕蔑自己”、“自暴自棄”,都是由於缺乏自信心所致。我們應該相信自己的價值。每一個人都是大自然最偉大的傑作,每個人都有潛在的才能。偉大的人物堅信自己,正是這種自信最大限度地激發出了他們的聰明才智,成就了在常人看來是了不起的事業。許多人缺乏自信,常常跟童年時經常受到父母或師長的貶損指責有關。“你怎麼這麼笨?”“你真是沒出息。”“你將來隻會一事無成”……這些外部評價會潛入你的頭腦,使你慢慢變得畏縮、膽怯,不敢自我表現。許多人缺乏自信,也與胸無大誌,隻圖舒服安逸有關。還有,就是傳統觀念中的一些消極思想影響了他們,什麼“出頭的椽子先爛”,“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富貴在天,生死由命”等等,這些都壓抑了一個人對自己的信心。

土耳其諺語說:每個人的心中都隱伏著一頭雄獅。中國古語說:人皆可以為舜堯。的確,不要輕視自己的身心,大地人三才都蘊藏在六尺之軀中。不要輕視自己這一輩子,千古的功業就在此奠定。

這些多麼鼓舞人心的話語,也是人對自身價值應有的判定。我們要努力拋棄自卑的想法,無所作為的想法,甘居下遊的想法,充滿自信地去發揮自己,推銷自己,實現自己。

戰國之時,強秦壓境,趙國的平原君準備帶20位門客去楚國,希望說服楚國與趙國建立抗秦聯盟。當19位文武雙全的門客選好,還差一位時,坐在最後的毛遂自薦而出。平原君嘲諷地說:“有本事的人就好像帶尖的錐子放在布口袋裏,它的尖很快就會顯露出來。而你來了三年,還沒顯出本事,你就不用去了吧。”毛遂說:“如果公子把我早一天放在布袋裏的話,我恐怕整個錐子都紮出來了,更不用說錐子尖了。”毛遂充滿自信的話使平原君打消了顧慮,帶他去了楚國。在楚王猶豫不決時,毛遂挺身而出,大義凜然,說服了楚王,使得趙楚聯盟終於達成。毛遂自薦成為一個人充滿自信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