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為什麼我們會在無心之中得罪人(3)(2 / 3)

英國自然神學家舍夫茨別利先生曾經說過:“探求如何在一切事物前發出笑聲和從一切事物中尋找出可笑之處,這兩者之間存在著天淵之別。”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和朋友同事開些玩笑。一般情況下,人們不會對開玩笑者有過多的指責,因為玩笑本身就是一種善意或者無惡意的調侃。它就好比一種精神“調節劑”,會使人與人之間產生一種輕鬆愉快的感情交流,這對緊張的工作、學習、生活無疑是非常有益的。而且俗話說“熟不講理”,和關係非常親近的朋友開些無關大雅的玩笑反而能夠加深彼此之間的感情。

但是我們一定要把握好開玩笑的分寸,玩笑如果開大了那就可能不再好笑了。

我們現代生活的節奏是越來越快,工作的壓力也是越來越大。我們無力馬上改變自己的生活,但起碼能夠通過一些小的手段改變心情,讓自己過得輕鬆些,開玩笑便是其中一種有效的方式。

但是玩笑的分寸是很有一番講究的。適當開開玩笑可以緩解緊張的情緒,朋友、同事之間適當地樂一樂,無傷大雅,讓同事一笑了之,這沒什麼。但是,過度的玩笑就不同了,因為開玩笑的人和被開玩笑的人心裏的感受本身存在著差異。如果在玩笑中夾雜過多的貶損,甚至惡語攻擊對方,就不僅不能達到情緒上“輕鬆愉快”的目的,反而使對方產生羞惱感,弄得對方狼狽、尷尬、難堪,使玩笑退化成愚弄。結果是傷了感情,丟了麵子,甚至可能反目成仇,結為冤家。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某些很喜歡開玩笑的人,但他們往往由於開過了度,把調節氣氛的幽默玩笑變成了黑色嘲笑。在生活中經常把玩笑開過頭的人被人們習慣性地認定是“刻薄”的人,容易引起他人反感;而在工作中,把玩笑開過頭的人則經常會遭受很多意想不到的失敗。

薑小姐是一家私企的外勤人員,是個聰明伶俐的女孩。她腦子靈活,言辭犀利,還有豐富的幽默細胞,無論到哪兒都是顆“開心果”。但如此可愛的薑小姐,卻總是得不到老板的垂青,得不到升遷的機會!

薑小姐的工作非常努力,有一次她加了一整夜的班,第二天一大清早又趕到公司。滿身疲憊的她一到公司就被老板不分青紅皂白地說了一頓,說她工作不夠仔細、狀態差等,任她怎麼解釋都不行。薑小姐委屈極了,向比較談得來的老員工請教。對方想了想反問她道:“想想你平時有沒有在什麼地方得罪過老板啊?”

人家這麼一問,薑小姐倒是想起來了,自己平時就愛與同事開各種玩笑,後來看老板斯斯文文,對下屬總是笑眯眯的,膽子一大,就開起了老板的玩笑。

有一次,老板穿著一身綠色套裝來上班。別人都是微笑地對老板說:“您今天真精神啊!”隻有薑小姐誇張地大叫:“老板,難道今年流行青蛙裝嗎?”現在回想起來,當時老板的臉色真是特別難看。

還有一次,薑小姐帶著剛剛談好的客戶和協議來找老板簽字。看到老板龍飛鳳舞的簽名,客戶連連誇獎老板:“您的簽名可真氣派!”薑小姐聽了又是一陣壞笑:“能不氣派嗎?我們老板可背地裏練了幾個月了!況且這是他能用到最多的字了。”此言一出,老板和客戶都無比的尷尬。

想到這些,一向快言快語的薑小姐明白了,原來這些開過了的玩笑就是她始終無法得到重用的原因。

開玩笑的確可以拉近同事間的距離,緩和人際關係,但如果玩笑有人身攻擊或者嘲笑挖苦的成分,那就不再是玩笑了。所以我們一定要了解好開玩笑的忌諱:一是忌揭他人短處,二是不要懷著譏諷的心態,三是不要帶著汙語說話,四是忌涉及他人隱私,五是不要把人逼進死胡同,六是忌拿人做笑柄,七是忌庸俗無禮,八是忌捉弄他人搞惡作劇。隻要我們開玩笑的時候,遠離上述“八忌”,我們就能保證把玩笑開在他人能夠接受的範圍內,讓我們成為受人歡迎的既幽默又不刻薄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