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為什麼我們筋疲力盡(1)(2 / 3)

在某網站的調查中,75%的人認為要看情況,有必要時會裝一下很忙,隻有18%的人認為,不需要裝,本身就很忙。他們或因要保飯碗,或因麵子問題,或因躲避某些人而不得不加入“裝忙族”的行列。

今年25歲的劉雯在中關村的一家科技公司負責文秘工作,一開始上班,她就立即墜入“忙碌”之中。同事們經常見她拿出各種便利貼貼在辦公桌周圍,上麵寫滿了當日工作的安排——“幫老總準備行程”“完成上周總結”“整理會議資料”“約客戶吃飯”……上班沒幾天,便利貼已經鋪天蓋地貼滿了她的辦公區域。

然而,劉雯真正的工作狀態卻不是這樣的。她的電腦上有一個未完成的文檔,這便是她日常忙碌的“馬甲”。隻要有領導一靠近,屏幕上便呈現這篇文檔,而她也立即投入劈裏啪啦敲擊鍵盤的狀態。

但當領導腳步聲漸行漸遠時,各種小資網站以及購物論壇便開始跳了出來,偶爾她還會見縫插針地關注下股市行情。這樣時間長了,她對這種假裝忙碌的遊擊戰術已經輕車熟路了,甚至還能通過領導的腳步聲,判斷來的是誰。

其實,在兩年前劉雯剛剛進入公司的時候,她並非是“裝忙族”的成員。按照她今天的話說:“這也是環境所迫啊。”

那時,她每天的工作量還比較合理,但是領導卻總是會將其他同事的工作加到她頭上,理由總是“別人很忙”。甚至,同事還會以“自己很忙”為借口,讓她下樓幫忙買包煙或者一杯“咖啡”。

如此一來,劉雯在完成自己的本職工作時,別的同事早就已經下班。漸漸地,她發現,同事原來並非如他們所言的那麼忙碌。有的明明在辦公室給老朋友煲電話粥,可電話接通的第一句話卻要提高8度,“X總您好,請問今晚是否有時間見麵?”接下來,同事壓低聲音對著電話一陣偷笑,便天南地北地聊開了。

劉雯剛開始的時候對這種同事氣憤不已,但慢慢的,她開始覺得,別人如果可以,那我為什麼不行呢?於是,她便成為了“裝忙族”的一員,每天將自己要做的工作用便利貼“公示”出來,自然就不會有太多額外的工作。

但劉雯還是認為裝忙的前提是“必須完成自己的本職工作”。她已嚐到了裝忙的“甜頭”,既能忙裏偷個閑,又能給領導留下勤奮的印象。

就這樣,兩年後,劉雯成了單位的老人,變成了真正的“忙碌族”,領導一個接一個地給她派活兒,加班到晚上八九點也是很正常的事。

“劉雯,你手上的活幹完了沒?”領導手裏又拿著新的任務單。“哦,還沒有,可能要到明天早上才能給你。”劉雯飛速將電腦網頁切換到寫字板,她不自覺地撒了謊。其實她剛做完前一項工作,正準備放鬆一下。唉,沒辦法,為了忙裏偷閑休息一下,她隻得把“忙”繼續假裝下去。

職場“裝忙族”其實也是無奈的一群人,他們期望樹立積極工作的形象,但理想和現實中存在的差距導致了失衡感,從而出現裝忙行為。但是,別看裝忙能給你帶來意外效益,但大多數人很難掌控好這個度。試想一下,天天這麼“忙”下去,勢必會引起身心疲憊,注意力難以集中等健康問題。

還有專家認為,“裝忙”屬於心理學中的“認知失調”,這是一種亞健康狀態。如果“裝忙”的盲目行為得到周圍人的關注,則意味著行為被強化,可能會越裝越忙;而一旦“裝忙族”無法繼續“裝”下去,很可能會產生較嚴重的心理問題。

長此以往,工作效率每況愈下,弄個精神分裂也未可知。對領導來說,最重要的不外乎工作業績,“裝忙”之人雖終日“勞作”,可惜效率始終不高,領導看在眼裏,隻能證明你能力不強,升遷之事也隻好暫緩一邊了。所以,“裝忙裝忙,容易越裝越忙”!

所以,該忙的時候忙,空的時候偷偷懶也還是可以的。如果你確實對某份工作厭倦了,就換一份工作好了。要是將“裝忙”搞成自己下意識的習慣,那麼,不管你做什麼工作都是做不好的。還有,放鬆心情,把工作看成一種娛樂,而不是負擔,你就不會那麼累了。

總和時間賽跑的人是笨蛋

很多人在看完熱播的國產動畫片《喜羊羊與灰太狼》後會發出這樣的感慨“真羨慕劇中的懶羊羊啊”“做人就要做懶羊羊”。奇怪,明明頭號主人公是聰明的喜羊羊,為什麼慵懶無奇的懶羊羊卻被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所追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