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趙縣三怪(2 / 2)

王高升等人敲開一個山洞外的木門,走進“神仙洞”中。恰好,這戶人家正在吃飯,飯桌上不僅有新鮮的蔬菜、魚蝦,還有剛出鍋的“膠土麵”蒸糕。山洞中寬敞舒適,洞口采光也非常不錯。山洞裏山溪流水、魚蝦成群,真乃是神仙過的日子!怪不得叫做“神仙洞”呢!看到百姓們生活富足,王高升也很開心,不時表揚李有成治縣有方。李有成暗想,自己的一番苦心總算是沒有白費。

當天晚上,王高升等官員便住在了縣衙後院和李有成精心安排好的客棧裏。

晚飯過後,有人輕聲敲響了王高升的房門。那人進門後,小聲說道:“姑夫,看來這個李有成真是個清官。咱們抓不到他的什麼把柄了,是不是考慮下別的州縣呢?”王高升老謀深算地笑了笑,說:“我都想過了,這個李有成沒有什麼後台背景,別的知縣都根深蒂固,關係錯綜複雜更不好動。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原來,這個王高升是借巡視的機會在給自己洗牌,往下麵州縣安插自己人,怪不得他要處處為難李有成了。前麵所提到的兩個知縣,也都是被王高升用不同的罪名給摘掉的烏紗帽。

王高升的侄子聽完若有所思,突然說道:“對了。他李有成敢讓我們吃泥土,這分明就是對我們的不尊敬。還有那件‘仙人衫’,穿在身上像是一張破漁網,這分明是在戲弄姑父您啊!”王高升沒有說話,揮了揮手讓侄子退下了。他自己靠在躺椅上閉目養神,考慮如何能將李有成治罪,又能不被朝廷和官員們懷疑。

王高升等人在趙縣一住就是三天。這三天裏,李有成處處是謹小慎微,唯恐哪有紕漏掉了頭上的烏紗帽。還好,王高升沒有再說些什麼。倒是,王高升對那種“膠土麵”蒸糕情有獨鍾,每日都要吃上一些。這都是因為王高升在走訪趙縣的一個老中醫後,那老中醫告訴他說:“膠土麵”蒸糕不僅不牙磣還勁道有滋味。更主要的是,“膠土麵”有滋陰壯陽,益壽延年的功效,實屬人間奇物。所以,當地人都管這種膠土稱作“地參”。

李有成本以為自己這次算是順利過關了,不想第四天上午王高升突然傳話來,說是要開堂審案!

李有成來到大堂之上,就感覺有點不對勁。突然,王高升拍響了驚堂木,大聲喝道:“李有成,你可知罪!”李有成被嚇得哆嗦了一下,跪倒在地,結結巴巴地說:“下官……下官不知。”

王高升冷笑一下,說道:“百姓們為什麼要住山洞?那是因為百姓們沒有房子住。百姓們為什麼要吃泥土?那是因為百姓們沒有足夠的糧食吃。百姓為什麼要穿樹葉、樹皮?那是因為百姓們沒有棉衣可穿。百姓們被你等剝削的住無房!食無糧!行無衣!你還敢說自己無罪?”李有成哆哆嗦嗦地說:“趙縣的百姓住山洞,吃泥土,穿樹皮,已經有些年頭了。曆任知縣都是知情的,不是……不是我一個人的過錯啊!大人明斷,大人明斷啊……”此時的王高升已經聽不得李有成的狡辯,大喝道:“來啊!把昏官李有成給我拿下。”

一個月後,李有成便被朝廷治罪發配邊疆。王高升的侄子則順利的當上了趙縣的知縣。王高升因為喜歡上了吃“膠土麵”蒸糕,所以他侄子每個月都要用快馬給姑父送去“膠土麵”,來滿足姑父的嗜好。

這天,已經被發配邊疆的李有成見到另外兩名遭到同樣厄運的前知縣。三個當年的知縣,同命相憐,坐在一起訴苦。話題自然就聊到他們被革官發配邊疆的事情上來。其中的一個前知縣說:“我聽說,後來被安插在咱們位置上的都是王高升的親信。這分明就是洗牌啊,將我們這些沒有後台背景的小官治罪,好給他的人讓出來位子。”另一名前知縣也歎氣,說:“官場黑暗啊,我等都是犧牲品啊!”李有成卻冷笑了一下說:“放心吧,惡有惡報,老天爺不會放過那老賊的。”

果然,三個月後山西巡撫王高升暴病身亡。原來,那名趙縣的老中醫也是李有成精心安排的,他如此安排,就是擔心暴露出趙縣百姓住無房、食無糧、行無衣的事實。那老中醫對“膠土麵”的描述純屬是一派胡言,是為了糊弄王高升的,沒想到王高升還真的就相信了。這種“膠土麵”吃多了不僅對身體不利,還能引起消化不良,腎功能衰竭等多種疾病。實在是無糧可吃的老百姓們無奈的選擇。那王高升天天把膠泥當補品吃,不死才是怪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