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蚯蚓的生活習性(3 / 3)

雄性生殖器官:精巢2對,很小,位第10及11體節內的精巢囊(seminalsac)內,精漏鬥2對,緊靠精巢下方,前端膨大,口具纖毛,後接細的輸精管。2管於第13體節內合為一條,向後伸,開口於第18體節兩側,為雄性生殖孔。前列腺(prostategland)一對,位雄生殖孔一側,前列腺管開口於輸精管末端,分泌粘波與精子的活動和營養有關、精巢囊與其後第11及12體節內的貯精囊(seminalvesicle)相通,貯精囊內充滿營養液。精巢產生精細胞後,先入貯精囊內發育,待形成精子,再回到精巢囊,經精漏鬥由輸精管輸出。

蚯蚓的精子與卵不同時成熟,故生殖時為異體受精,有交配現象。交配時兩個個體的前端腹麵相對,頭端互朝相反方向,借生殖帶分泌的粘液緊貼在一起。各自的雄生殖孔靠近對方的納精囊孔,以生殖孔突起將精液送入對方的納精囊內。交換精液後,二蚯蚓即分開。待卵成熟後,生殖帶分泌粘稠物質,於生殖帶外形成粘液管,排卵子其中。當蚯蚓後退移動時,納精囊孔移到粘液管時,即向管中排放精子。精卵在粘液管內受精,最後蚯蚓退出粘液管,管留在土壤中,兩端封閉,形成卵繭、卵在卵繭內發育。卵繭較小,如綠豆大小,色淡褐,內含1-3個受精卵。

蚯蚓為直接發育,無幼蟲期。受精卵經完全不均等卵裂,發育成有腔囊胚,以內陷法形成原腸胚。經2一3周即孵化出小蚯蚓,破繭而出。

有人報道環毛蚓有孤雌生殖。

溫度對其生命活動的影響

蚯蚓是變溫動物,體溫隨著外界環境溫度的變化而變化。因此,蚯蚓對環境的依賴一般比恒溫動物更為顯著,環境溫度不僅影響蚯蚓的體溫和活動,還影響蚯蚓的新陳代謝、生長發育及繁殖等,而且溫度也對其他生活條件產生較大的影響,從而間接影響蚯蚓。因此,溫度是蚯蚓最重要的生活條件之一。

一般來說,蚯蚓的活動溫度在5-30℃範圍內,0-5℃進入休眠狀態,0℃以下死亡,最適宜的溫度為20-27℃左右,此時能較好地生長發育和繁殖。28-30℃時,能維持一定的生長;32℃以上時生長停止;10℃以下時活動遲鈍;40℃以上時死亡,蚓繭孵化最適18-27℃。可見蚯蚓的最高致死溫度低於其他無脊椎動物。養殖場最好在室內,在南方地區,夏天通風保濕,冬天隻要關窗保溫就能全年正常生產(這裏的溫度指基料的溫度,因為空氣的溫度與基料的溫度是不一樣的,比如:當空氣溫度0℃時,基料溫度有12℃左右;當空氣溫度為38℃時,基料溫度卻隻有28℃左右,這是因為糞料含有極高的水分)。

怎樣繁殖後代

蚯蚓雌雄同體,雄性生殖器官在第10、第11節的後側,有兩對精巢囊,每一個囊內有精巢和精漏鬥各一個,通過隔膜上的小孔與後一對的貯精囊相連;貯精囊兩對位於第11節和第12節內,精細胞在精巢中產生後,先進入貯精囊中發育,待成熟後再回到精巢囊,由精漏鬥經輸精管排出。兩條輸精管,在13節後,兩兩平行,當行至第18節與前列腺的支管和主管相會合,由雄生殖孔排出,雄生殖孔在第18節腹麵兩側。雌性生殖器官有葡萄狀的卵巢一對,附著在第12、第13節隔膜的後方,成熟的卵落入體腔,經第13節內一對卵漏鬥,通過較短的輸卵管,至第14節會合,而由雌性生殖孔排出,雌生殖孔隻有一個。另外,在第6至第9節內,有受精囊2或3對,為接受和儲存異體精子的場所,開口於6至9節間腹部節間溝兩側。

蚯蚓雖說是雌雄同體,但由於性細胞成熟時期不同,故仍需異體受精。蚯蚓的雄性生殖細胞先成熟。成熟後兩條蚯蚓要進行交配,交配時,副性腺分泌粘液,使雙方的腹麵相互粘著,頭端分向兩方。雄性生殖孔與異體受精囊孔相對,精液從各自的雄生殖孔排出,通過對方的受精囊孔進入受精囊內。交換精液後兩條蚯蚓各自分開。待卵成熟後環帶分泌粘稠物質,在環帶外凝固而成環狀粘液管(蚓繭),成熟的卵由雌生殖孔排至蚓繭中。當蚯蚓作波浪式後退運動時,蚓繭相應逐漸向前移動,當移至受精囊孔處精子逸出,在繭中受精。蚯蚓繼續後退,最後蚓繭離開身體,兩端封閉而留在土中。每個蚓繭有1-3個胚胎,2-3周內孵化。如環境不適宜,可延至翌年春季孵化。

蚯蚓與養花

花盆中有蚯蚓的也一定要進行殺滅。花盆在室外地下擺放,蚯蚓很容易從盆的底孔鑽入盆內。蚯蚓在大田裏是有益的,但是在花盆裏卻是有害的。花盆內的泥土少,這會導致蚯蚓啃花卉的根係,還有蚯蚓會打洞,一澆水,水順著洞就流走了,花兒喝不到水。如果花盆裏有蚯蚓,可到花店裏買一些“敵百蟲”(農藥)粉劑,灑在盆土的表麵,和土攪勻後,澆水即可。敵百蟲能徹底消滅蚯蚓。使用方法按包裝說明即可。也有的認為蚯蚓糞便對於花是一種肥料,對花有益處。

蚯蚓的再生

蚯蚓是一種低等的環節動物,雖然它也有頭、有尾、有口腔、腸胃和肛門。但它的整個身體就像由兩條兩頭尖的“管子”套在一起組成的,外麵一層是一環一環連起來的體壁,其中有由中胚層細胞組成的肌肉係統,體內便是一條消化道,從頭到尾貫穿在一層層的隔膜中間。在內外兩條“管子”之間,被體腔液充滿著。

當蚯蚓被切成兩段時,它斷麵上的肌肉組織立即收縮,一部分肌肉便迅速自己溶解,形成新的細胞團,同時白血球聚集在切麵上,形成栓塞,使傷口迅速閉合。位於體腔中隔裏的原生細胞迅速遷移到切麵上來與自己溶解的肌肉細胞一起,在切麵上形成結節狀的再生芽。與此同時體內的消化道、神經係統、血管等組織的細胞,通過大量的有絲分裂,迅速地向再生芽裏生長。就這樣,隨著細胞的不斷增生,缺少頭的一段的切麵上,會長出一個新的頭來;缺少尾巴那一段的切麵上,會長出一條尾巴來。這樣一條蚯蚓就變成了兩條完整的蚯蚓。

蚯蚓的食物

蚯蚓是雜食性動物,它除了玻璃、塑膠、金屬和橡膠不吃,其餘如腐植質、動物糞便、土壤細菌等以及這些物質的分解產物都吃。蚯蚓味覺靈敏,喜甜食和酸味。厭苦味。喜歡熱化細軟的飼料,對動物性食物尤為貪食每月吃食量相當於自身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