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別被人當槍使,也別算來算去算自己(1)(2 / 3)

許平是一個沒事就愛逛街的人。星期天她沒事情便又拉老公逛商場,在某商場,她看中一雙品牌鞋,原價三百多。笑盈盈的服務員對她說:“現在搞活動,打折之後210元,還送100元購物券。”她盤算了一下,覺得劃得來,便叫服務員開票,拿發票換了100塊購物券後,發現上麵的使用期限隻限最近三天,而且僅限服裝類產品能用。

不用吧,怪可惜的,用吧,實在沒什麼可買的。把商場逛了個遍後,她發現一件男式羊毛衫不錯,老公試了一下,很合身。打折之後560元,還可以兌換200元購物券,就這樣,劉女士把那100塊購物券用掉了,但手上又多了200塊購物券。

為花掉這馬上就到期的200元購物券,許平又犯了難。事後她算了一筆賬,原本隻要花二百多塊的,結果在購物券的連環效應下,花了一千多……

這個故事其實就發生在我們周圍。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商場借著消費者想吃白食的心理,大肆給自己的商品宣傳打折。各類報刊雜誌的邊縫或者角落裏經常有類似簡單的廣告,而且總是承諾你能從中獲取多麼大的利益,使得那些發財心切的人上當受騙。

常聽人講“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天上掉餡餅往往都不是什麼好事,越是大利在前,越應該小心謹慎,因為大利背後可能隱藏著巨大的陷阱,一不留神,你就會上當受騙。為了避免上當,就必須要時時提高警惕。

2004年年底的一天,退休在家的汪老伯接到了一個年輕女子的電話。甜美的聲音告訴他,她是A國三路集團的職員,該公司舉辦了麵向全國的電話號碼電腦隨機抽獎活動,而汪老伯中了二等獎,獎品是本田飛度轎車,價值98000元。汪老伯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年輕女子讓他撥打領獎中心谘詢電話進行查詢,並給了他主任張小東的手機號碼。

電話掛了半天,汪老伯還是不敢相信,直到老伴回來,兩人一合計,決定先打個電話探探虛實。手機一撥就通,從“張主任”的嘴裏果然證實了中大獎的信息。“張主任”建議,因為異地取車,路途遙遠,且汪老伯年事已高又不會駕駛,還是拿現金比較合適。此言頗合二老心意。“張主任”又說,要拿現金必須先予公證,並提供了一個公證處的電話。汪老伯立刻又撥打了該電話。接電話的是一位“楊先生”,他告訴汪老伯異地公證的費用是980元,並告之“公證處”的賬號。

當天下午,汪老伯就到銀行把980元彙進了“公證處”的賬號。

第二天,“張主任”再次來電要汪老伯支付20%的稅金和保險費,共計29400元。汪老伯當天就向“張主任”提供的另一個賬戶彙進了29400元。幾天後,“張主任”告訴二老,由於他們工作的疏漏,錯將汪老伯中的一等獎看成二等獎,一等獎的獎品是價值28萬元的進口高級轎車。他還要汪老伯補交54600元的差價。

當汪老伯第三次到銀行彙款時,警惕的工作人員一連串的疑問點醒了尚在迷茫中的汪老伯:“您這是中的什麼獎呀?怎麼要繳那麼多錢?不會是騙子吧?我們以前也遇到過類似的事情,您可要查清楚啊!”汪老伯決定先等等。兩天後,當汪老伯再也打不通“張主任”和“公證處”的電話,再也等不來領獎通知時,才悔恨地踏進了市公安局的大門。

這個社會上,處處都有小人的陷阱,一不小心就會掉進去。比如,電話、網絡通知你中獎的;手機短信告訴你領錢的;走在路上忽見一個大包裹,裏麵裝的都是鈔票,而旁邊卻冒出一個人來和你“分贓”……諸如這些,大凡都是騙子設立的圈套,我們都應該一律不當回事。要知道,世上哪有這麼美的事,都讓你一個人趕上了?

在《菜根譚》中有這樣一段話:“非分之福,無故之獲,非造物之釣耳,即人世之機阱。此處著眼不高,鮮不墮彼術中矣。”

它的意思是說,不該得的福分、從天而降的意外之財,即使不是上天故意誘惑你,也肯定是讓你上鉤的機關陷阱。如果不睜大眼睛,就很難逃過這些詐術圈套,很少有人不上當受騙的。

所以,在社會上行走,要想不被騙子有機可趁,我們就不要相信會有天上掉餡餅的好事,並且還恰恰砸到了你的頭上!雖然騙子的圈套和陷阱千變萬化,但萬變不離其宗,隻要我們不貪圖那些不勞而獲的成果,便能安然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