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基因芯片篩選抗BmNPV相關基因(2 / 3)

三、篩選差異基因

單組差異基因篩選標準ratio控製在1.5倍以上(即ratio≥1.5或ratio≤0.667)。重複1篩選185個差異基因,其中80個上調基因,105個下調基因;重複2篩選102個差異基因,其中55個上調基因,47個下調基因。共同差異基因篩選標準為:2次實驗的平均值(mean)控製在2倍以上(即mean≥2或mean≤0.5),同時2個ratio控製在1.5倍以上(即ratio≥1.5或ratio≤0.667),得到93個差異基因,其中44個上調基因,49個下調基因。

四、GO分析GO分析結果

GO分析(gene ontology,http://www.geneontology.org)是一個跨物種的功能語義數據庫,它包括分子功能(molecular function)分子功能(molecular function)、生物進程(biological process)生物進程(biological process)和細胞組分(cellular component)細胞組分(cellular component)3個方麵,可以不區分物種的注釋基因產物。將93個(2次重複實驗共有)差異表達數據輸入芯片分子功能注釋MAS 係統,進行GO分析,結果見表634。從功能角度挖掘芯片數據信息,發現主要涉及14種生物功能,其中以生物過程、細胞過程、催化活性、新陳代謝、細胞組分、細胞、定位建立、定位方麵的差異基因最多,占有比例分別為14.93%、14.18%、11.19%、9.7%、8.21%、8.21%、5.22%和5.22%。

具體從分子功能方麵分析,具有酶活性(包括水解酶、絲氨酸肽酶、果糖二磷酸醛縮酶活性等)的基因有11個;其次是氧化還原酶活性(oxidoreductase activity)有7個;具有綁定功能(banding)有5個;結構成分(structural constituent)的有4個;轉運蛋白活性(transporter activity)的有2個;其餘功能的各1個。

生物進程方麵,新陳代謝有8個基因;蛋白質水解(proteolysis)有6個基因;電子轉移(electron transport)和蛋白質定位(protein targeting)各有4個基因;轉移(transport)功能的有3個基因;蛋白質生物合成(protein biosynthesis)有2個基因;其他生物進程的基因各1個。

細胞組分方麵,細胞內(intracellular)有4個基因;膜(membrane)有3個基因;核糖體(ribosome)和胞外區(extracellular region)各有2個基因;其他細胞組分的各有1個基因。

五、 Pathway 分析Pathway 分析

用京都大學基因和基因組百科全書數據庫(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中的通路數據庫(pathway database)作為選擇功能模塊的來源。將1個KEGG通路中包含的所有基因作為1個功能模塊。這樣分析的意義就是找到不同實驗條件下各通路的表達變化,從而可以找出對各因素有顯著響應的通路。

新陳代謝通路最多總共有4個,其中3個下調,1個上調;果糖和甘露糖代謝(fructose and mannose metabolism)和丙酸代謝(propanoate metabolism)各1個;核糖體和氧化磷酸化(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通路各2個,且都是下調的基因;戊糖氧化磷酸化(pentose phosphate pathway)和糖酵解(glycolysis/gluconeogenesis)各1個,且都是下調的基因;檸檬酸循環(TCA循環)(citrate cycle)1個,是上調基因。

六、基因芯片差異基因功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