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德勒撒的誕生(1 / 2)

1993年12月份一個寒冷的夜晚,街道上稀稀疏疏的流動著車流,行人裹著圍脖帶著棉帽和手套急匆匆的朝著各自的目的地奔走,但是有一個地方,那裏燈火通明,人群熙攘,熱鬧非凡。在吉林省吉林市北京路公安局的西側聳立著一座輝煌的哥特式建築物,此建築物所占土地麵積約6400平方米,建築圖紙由法國人設計,中國奉天省蓋平縣穆工程師承包施工,於民國六年(丁巳1917年)動工,費時10年,民國十五年(丙寅1926年)落成。如此宏偉的建築物就是天主教堂,聖名耶穌聖心堂。教堂坐北朝南,南北長33米,東西寬27米,脊高22米,教堂前部有3座尖塔形建築,兩側塔高24米,中間鍾樓高45米,塔尖上立有2米高的鐵十字架,樓內懸掛銅鑄大鍾一鼎,每逢禮拜日或天主教節日,教堂鍾聲傳數裏之外。教堂高22米,全堂由高28米、直徑0。5米的16根圓形大石柱支撐,教堂頂部是十字交叉單磚多拱結構,教堂的24扇玻璃窗全安裝從法國運來的用鉛條鑲嵌的彩色圖案玻璃,上麵繪有花卉和聖經的故事。教堂正麵開東、中、西3扇券門,從東門進去沿石質螺旋狀樓梯可達二樓,再往上是木質階梯,曲折通往鍾樓。此時此刻,讓我們回到1993年12月那個寒冷卻喧鬧的天主教堂。在如此天寒地凍的晚上,人們為什麼聚集在天主教堂而不是坐在自家溫暖的火炕上嗑著瓜子看著電視呢?因為這裏正在舉行隆重的節慶——聖誕節。

聖誕節眾所周知,基督徒為紀念耶穌誕生的節日,天主教堂在這一天不僅僅要慶祝耶穌的誕生,還要舉行基督徒的入教儀式,即領洗,為天主教注入新鮮血液。這一天,一個20歲左右中等身高身穿白色祭衣的青年神父為一個還未滿月正在嚎啕大哭的女嬰受洗,這名女嬰名叫文卉,她的聖名叫德勒撒。從這天起,文卉成為一名真正的基督徒,成為上帝的子女。很奇怪,前一刻還在啼哭的女嬰在成為基督徒的那一刻開始變得安靜了,仿佛天使降臨到這個柔弱的嬰兒身旁,為她祝福。

在文卉出生的那一天,醫生斷言她活不長,一個剛出生就得了腦炎的嬰兒似乎早已注定結局是走向另一個起點,可是,上帝選中的子女怎麼會輕易夭折?5年後的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文卉上身穿著鮮紅的繡著百合花的小棉襖下身穿著背帶褲子腳上穿著一雙黑色棉鞋開心的在院子裏奔跑,燦爛的笑容映在圓滾滾肉嘟嘟的臉上,笑起來兩個小酒窩忽隱忽現,一雙水靈靈的大眼睛眯成彎彎的兩輪月,紅紅的小嘴露出兩排潔白但卻稀疏的牙齒。院落的外麵有一條幽深的小巷,小巷和院落中間矗立著一扇漆成黑色的大鐵門,院落足夠寬敞,一側種著小蔥苗,另一側空蕩蕩的,院落靠裏的中間有一根高大的木頭柱子,這根木頭柱子似乎支撐著這個房子,院子正對麵是一扇窗戶,窗戶的旁邊有一扇門,從這扇門進入是一條長長的回廊,這條長長回廊用作廚房,擺放著櫥櫃、爐灶、鍋具、儲物櫃、鍋、碗、碟、盆、鏟、勺、筷、餐桌等。回廊盡頭以及左手邊各有一間房間,房間裏分別擺放著衣櫃,床,桌子,椅子,這就是文卉的新家。

文卉前4年裏和父母住在一幢樓房的二層的一個70平方米的溫馨的小房子裏,進門的左手邊是廚房,右手邊是鞋櫃,和門間隔一段距離正對著衛生間,衛生間的兩邊各有兩個房間,朝北的房間較小些,是文卉的小窩,朝南的房間是文卉父母的房間。文卉溫馨的小窩有一張兒童床,床邊擺放著一張桌子和一個椅子,桌子上淩亂的擺放著格列夫遊記、格林童話和淩亂著頭發身穿白色婚紗紅色高跟鞋的布娃娃,床尾的正對麵立著一個衣櫃,衣櫃裏整齊的擺放著文卉的衣物。那時候媽媽總是慈愛的衝著文卉微笑,媽媽的笑容很甜美,也有兩個深陷臉龐的小酒窩,媽媽總喜歡將文卉烏黑的頭發編成很多條麻花辮子,佩戴上五彩繽紛蝴蝶圖案的頭飾,文卉總是依偎在媽媽的懷裏聽媽媽講美妙動聽的童話故事,可是,文卉卻極少見到父親的身影,記憶中的父親總是很忙碌,即使在文卉生病住院時也不曾出現過。偶爾出現在家中也會惹得很不愉快,印象中的父親總是脾氣暴躁的摔門而出,之後便是母親的嚶嚶啼哭。母親給文卉買過很多穿著蓬蓬裙子和高跟鞋,金黃色飄逸的頭發,藍色的眼睛,紅紅的嘴唇的布娃娃,文卉總是愛不釋手。父親在文卉2歲時也買過一個玩具,是一輛有四個軲轆的黑色小汽車,可是文卉僅僅瞥了一眼便將它丟棄在一旁,這似乎不是小女孩的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