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人都會為塞萬提斯遭遇的困頓感到慶幸。如果不是遭遇了這樣,他那些曆史性的著作也就不會誕生。托萊多地區的大主教去拜訪駐馬德裏的法國大使時,法國使館裏的紳士們都說,他們無比欽佩《堂·吉訶德》的作者,並渴望能認識他。他們得到的回答是,塞萬提斯正在西班牙服役,十分辛苦,而且他的歲數已經很大,又非常貧困。法國紳士們大吃一驚:“什麼?塞萬提斯先生居然是這般處境?他的著作《堂·吉訶德》沒給他帶來財富嗎?”“上帝不批準!”大主教回答說:“隻有貧困,才能給他創作的靈感,而且他個人的貧困能給全世界帶來富裕!”
貧窮和挫折造就人們健康、美好的品格,喚醒人們沉睡的激情和活力。伯克是這樣評價自己的:“困難和失敗不能讓我服輸,順境和優勢也不會使我變質。”在危急時刻,人們才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勇氣和能力。同痛苦搏鬥的過程中,我們獲得了前進的動力。”
一個人是不可能永不衰敗的,勝利是建立在一次又一次失敗的基礎上的。失敗,能讓明智的人更清醒、更科學地認識自己,從而更加聰明、理智。在失敗中,我們可以吸取豐富的經驗和教訓。外交家經常說,教他們學會外交藝術的,是失敗、挫折、攻擊和圍困。它們給人的啟迪是任何箴言、建議和榜樣所不能相比的。失敗讓人懂得了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這點在外交活動中是十分重要的。
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須勇敢地麵對失敗。你的勇氣會讓你遭到挫折時信心百倍,繼續努力奮鬥。塔爾馬是個出色的演員,深受觀眾的喜愛。但他第一次登台表演卻被觀眾的唏噓聲趕了下去。同樣,現代最偉大的演講家之一——拉科達爾所取得的成績,也是一次次失敗的結果。蒙塔雷伯這樣描述他的第一次講演。那是在聖·羅奇教堂,他這次公開演說徹底失敗了。聽眾們離開教堂時紛紛說:“即便他才華過人,也不可能成為一個演說家。”但是,後來經過他不懈的努力和無數次的失敗和嚐試,最終成就了一世功名。距他首次公開露麵的失敗不過兩年時間,他就站在了巴黎聖母院的演講台上。自從波蘇哀和馬西隆時代以來,是極少有法國的演講師能在巴黎聖母院演說的,但拉科達爾卻做到了。
詹姆斯·格雷漢姆先生和迪士累利先生也是在別人的嘲笑聲中走向成功的。遭受挫折時,他們毫不氣餒,勤奮練習,多次失敗後,終於成為著名的演說家。其實,詹姆斯·格雷漢姆先生曾經一度絕望地聲稱放棄這個職業。他對自己的摯友弗朗西斯·巴林說:“我絞盡腦汁,希望能提高自己的即興演講水平,可我始終無法做到自然從容。為什麼會如此呢?也許我根本就不可能成功地演說,更別提是成功的演說家了。”但是,他的堅持不懈讓他同迪士累利一樣,成為非常有影響力的演講大師。
富有預見性眼光的人,發現自己在某方麵的不足後,能很快地把精力放在其他領域。普裏多在競選德文郡馬格伯羅教區執事失敗以後,就全心全意地學習,最終成為伍斯特地區的主教。布瓦洛律師第一次為被告人辯護時,法庭下是一片哄笑,後來,他又嚐試著去做教士,但也遭到同樣的結果。可他並沒有灰心,他開始努力從事詩詞方麵的創作,終於取得了成功。
同出一轍的,還有考珀。由於天性害羞、靦腆,他的第一宗案件的辯護也遭到了失敗的惡運,但在英格蘭的詩歌藝術方麵,考珀卻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孟德斯鳩和邊沁也曾經嚐試著去做一名律師,可都沒能如願。離開了律師這一崗位後,邊沁給後代留下了一部關於立法程序的著作。報考外科醫生失敗以後,戈德·史密斯先生寫了《無人居住的村莊》和《韋克菲爾德教區的牧師》。雖然演說沒有成功,艾迪生卻成功創作了《羅·德·科弗利先生》,同時,他還在《觀察家》雜誌上發表了許多獨具慧眼的見解和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