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四章 滾滾石油耀眼明——北京市燕山新華書店簡史(1 / 2)

燕山區在北京市西南部,距京五十公裏,全區麵積三十八平方公裏,人口九萬,是首都大型綜合性石油化工企業,石化總公司所屬各廠、院及分公司遍布全區。1974年2月,經北京市人民政府批準,設立石油化工區辦事處。1981年1月,石化區改稱燕山區,為了滿足全區幹部、工人、科研工作者對圖書的需要,1975年1月,在當時區辦事處的領導下,得到市新華書店的支持和幫助,由楊鴻淪等三人組成石化區新華書店籌備小組,地址在東風街20樓2單元兩間房屋。同年5月,王承錦擔任籌備小組負責人。1976年6月1日,新華書店東風門市部開始營業,這是石化區成立的第一家書店。與此同時,新華書店石化區店正式成立,由東風街遷至迎風街新樓辦公,由李玉文等三人組成領導小組,李玉文任黨支部書記。區店設有業務組、財務組和機關服務部。同時,立即籌備地處區中心的迎風門市部,同年6月15日,迎風門市部開門營業。當天彩旗招展,盛況空前,二百平方米的店堂,寬敞明亮,全新的書架、書櫃,琳琅滿目,石化區辦事處領導同誌親臨參觀指導,讀者絡繹不絕。

石化區建店得力於兄弟書店的幫助。建店初期,全店職工的主要來源是從各工廠調入的青年和招收的插隊知識青年,都不了解書店業務。在市店支持下,房山縣店陸續調來業務幹部。迎風門市開業之前,王府井書店派來四名業務骨幹,從櫥窗設計、店堂布局、宣傳陳列,到業務手續製度,悉心做了輔導,經過全店職工的努力,不斷摸索經驗,當年的一些新手,而今已成為中堅力量,1977年4月15日,區店在勝利橋建立門市部。至此,區店共屬有三個門市部,直接為廣大讀者服務,在1977、1978兩年中,區店領導班子幾次變動,袁興、侯信、張石山先後擔任黨支部書記,1978年12月成立以王榮山為首的領導班子。當時,全店職工已發展到三十七人。

1980年1月,石化區店劃規北京市店領導。與此同時,市店調派趙連城任區店黨支部書記兼經理。1983年7月,祁玉嶺任經理,趙連城任黨支部書記。1986年8月,祁玉嶺任經理兼黨支部書記。1989年7月1日,燕山區新華書店重又劃歸房山區燕山辦事處文教衛生分局領導,楊秀娟繼任區店經理。

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路線指引下,新的須導班子,從抓思想教育入手,大力整頓業務秩序和勞動紀律,建立、健全了各項規章製度,扭轉了由於青年職工思想素質差、區店領導幹部變動頻繁,一度存在的混亂狀態。同時,組織全店職工深入學習圖書發行方針、任務,進行職業道德教育,開展文明售書、禮貌服務,大力改善服務態度,提高服務質量,使書店工作出現了新局麵。

(一)為適應改革開放的新形勢,燕山區店自1982年開始,對全店職工進行了有組織、有計劃的培訓。首先從文化補習入手,區店聘請進修學校教師,利用業餘吋間,對三十五歲以下的青年職工進行初、高中文化補習,到1984年底,分別取得了初、高中合格證書。同時,區店積極組織幹部,職工參加燕山地區舉辦的各種類型學習班、培訓班,到1987年都取得了青工政治輪訓合格證書,取得普法教育合格證書的占全體職工的80%,門市部主任以上的幹部,全部取得了幹部理論四門基礎課的結業證書,在此基礎上,區店還鼓勵幹部、職工參加各種業大、職大、函大學習,現巳取得大專文憑的有七人,占職工總數的40%。在業務培訓方麵,區店除積極組織職工參加市店舉辦的各種業務知識和書籍知識講座外,還由區店定期組織職工業務短期培訓班,結合工作實際,組織技術練兵,進行業務考核,把培訓及考核成績做為幹部、職工晉級的參考依據。通過各種培訓,使幹部、職工的文化素質、業務素質和政治覺悟有了很大的提高,增強了事業心和責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