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作的經濟作物種類以伏旱來臨前收獲為好,收獲後的秸稈用於地麵覆蓋。
冬季綠肥要在3月以前壓埋,冬季的經濟作物在3月以前收獲,這樣有利於提高早春的土壤溫度,促進柑橘根對肥料的吸收,加快生長。
夏季綠肥要在伏秋幹旱來臨前收割,避免綠肥與柑橘爭奪水分。如果綠肥的枝葉比較老熟,收割後先覆蓋在樹盤下,減少夏秋高溫幹旱季節土壤水分的蒸發,降低土壤溫度,待秋季深翻擴穴時再埋入土中。如果綠肥的枝葉比較幼嫩,可直接埋入土中。
(2)幼樹施肥
柑橘苗栽植成活後開始澆施稀薄液肥,最好是腐熟的稀人畜糞水肥,也可澆施0.5%~1%尿素、複合肥或磷酸二氫鉀等化肥,每月澆施1~3次。3~6個月後可在根係分布區外側挖穴埋入腐熟的豬牛欄糞肥、餅肥等農家肥料。
結果前幼樹的管理,主要以加速樹冠的成型為目標,使幼樹早日長成大樹,形成足量的結果枝組,為早結果、早豐產做好準備。
幼樹施肥要少量多次,以速效肥和氮鉀肥為主,結合幼樹發梢多的特點,多次施肥。萌芽前施肥,有利於新梢萌發和枝條生長健壯,頂芽自剪後(柑橘新梢生長到一定長度後,芽的頂部自動枯死)到新葉轉綠這一階段施速效肥,可以促進新梢壯實,並有利於促發下一次新梢。9月以後一般不再施速效肥,以免促發晚秋梢和冬梢。在10~11月萌發的晚秋梢,可以噴施1~3次0.3%~0.5%的磷酸二氫鉀,加速枝梢的老熟。在西南地區,管理好的柑橘幼樹,一年可發4次新梢,2年後樹冠直徑達1.5米以上。
柑橘枝葉的生長和根係的生長是相互協調、相互促進的。要保證枝繁葉茂,就必需加強對根係的培育。幼樹階段要及時中耕除草,疏鬆土壤,做好排水、灌水,同時繼續深翻擴穴,壓埋綠肥和其他農家肥料。特別是每年9~11月,應在樹冠滴水線外側壓埋一次雜草、綠肥或農家肥料。
(3)柑橘園生草栽培
柑橘園生草栽培的主要好處有:增加土壤的蓄水能力,減輕幹旱,夏秋季節還能降低土壤溫度;防止水土流失;增加果園內的天敵數量,減少打藥次數;草可以養魚、養畜,增加經濟收入;草可以作肥料,改良土壤。
柑橘園的生草栽培有兩類,一類是栽培專用的草,另一類是利用自然的雜草。不管是哪一類生草栽培,都必須是根淺的矮稈草,並且不能讓草生長在柑橘樹下,要保持樹下的土壤疏鬆無草。
栽培專用的草可以選擇黑麥草、百喜草、鴨茅草、紫花苜蓿和魯梅克斯等。
利用自然雜草是把果園地麵自然生長的高稈和深根雜草鏟除,保留淺根、矮稈的雜草,讓它們自然生長。
生草栽培的柑橘園,要對草進行管理,必要時可以在下雨前撒一點尿素等化肥,促進草的生長。草要定期收割用作飼料或用來覆蓋樹盤,不要讓草長得太高,以免影響柑橘生長。也可以定期噴除草劑將草殺死,覆蓋在地麵上。生草栽培的果園特別要注意以下幾點:
①3~4月的土壤溫度比較低,地麵上草多不利於土壤溫度的升高,要增加割草次數或噴除草劑,加快土壤溫度上升,促進柑橘生長。
②5~6月是三峽庫區的多雨季節,要減少割草次數,不噴除草劑,盡量讓草生長。如果草長得太高影響柑橘生長,就用刀刈割草的上半截。
③7~8月是庫區的高溫伏旱季節,要利用草來減輕幹旱,降低土壤溫度,方法是:在7月雨季剛結束時,噴一次除草劑將草殺死,用於地麵覆蓋。
④8~9月,視草的生長狀況,再噴1~2次除草劑。
⑤10月中下旬進行深翻擴穴,將雜草翻埋入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