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補苗
柑橘苗栽植後,因為各種原因,或多或少總會有少量死苗或傷苗現象。還有少量柑橘苗栽植後,因為苗木本身質量問題或病害、傷害、環境等原因,生長緩慢,既不會死,又長不好,成為小老樹。對於死苗和小老樹,先要查清原因,如果是苗木本身的問題,直接補栽新苗就可以了。如果是因為積水、肥害或土層太淺等原因,則要對症下藥,采取措施改進後再補栽新苗。
補栽新苗時,要注意柑橘苗的砧木和品種應該和原來的相同,盡量不要補栽別的品種,以免將來栽培管理不方便。例如,在一個早熟品種的柑橘園中,補栽幾棵晚熟品種,果實成熟期就不一樣,給生產管理帶來很多不便。另外,補栽的苗子大小最好也和園子裏的其他柑橘樹相近,使果園更整齊。在新建的柑橘園,最好稍微多購買幾株柑橘苗,栽植在果園旁邊,以備將來補苗用。如果補栽的苗子太小,則要加強栽培管理,加速生長,使補栽樹盡快趕上其他樹。
2.深翻擴穴或擴溝
大多數柑橘都是采用定植穴或定植溝改土栽植,定植穴或定植溝深度一般為60~100厘米,寬度隻有80~100厘米。改土的範圍小,在柑橘生長的幼樹階段能基本滿足要求,但隨著樹逐漸長大,則需要更大的改土範圍,柑橘才容易獲得豐產穩產。在管理良好的情況下,柑橘栽植後2~3年,根係就會布滿原來的定植溝或定植穴。因此,為了柑橘獲得高產,一般需要在栽植後前3年進行深翻擴穴或擴溝,使每株柑橘樹達到4~6立方米的肥沃深厚土壤。對原來是定植穴改土的,要深翻擴大定植穴的改土範圍,叫作深翻擴穴。對原來是定植溝(壕溝)改土的,要深翻擴大定植溝的改土範圍,叫作深翻擴溝。方法是在接著原定植溝、穴的位置向外繼續擴溝或擴穴改土,深度60~80厘米,要注意在擴溝或擴穴時不留隔牆,以便柑橘根係能夠順利生長。可以在柑橘樹的兩邊輪流深翻擴穴或擴溝,今年擴這邊,下一年再擴另一邊,時間通常在春季或秋季進行。回填時每立方米土壤埋入30~50千克(按幹重計)茅草、雜草、禾稈等改土材料,酸性土壤還應同時施入1~2千克生石灰,紫色石骨子土壤則可以加入一些硫磺粉,磷鉀缺乏的土壤需加施鈣鎂磷、過磷酸鈣或骨粉等。有機質和表土混勻埋入,最好在上部20~40厘米土層混合施入畜欄雜肥。通過這樣逐年深翻,在果園封行之前,達全園全麵深翻一遍。
在多雨季節或果園土壤太濕時,不宜深翻擴穴或擴溝,以免造成土壤透氣性下降。有凍害的地方,冬季最好也不要進行深翻擴穴,避免加重凍害。
3.防止積水
平地果園,特別是原來是平地水田或山穀水田改建的果園,采用定植穴改土栽植的,容易出現積水,輕則影響柑橘生長,嚴重的導致爛根和死樹。在果園建成的頭幾年,要特別注意防止積水,要根據具體情況,加深排水溝,必要時增加排水溝的數量。對積水的定植穴,最好把其周圍的泥土深翻,打破隔水層,一直深翻到排水溝邊。也可以開溝與定植穴相通,可以是明溝,也可以是暗溝。另外還可在定植穴和排水溝之間挖溝,在溝底墊一層透水性好的粗砂石,再將溝回填,使定植穴內的積水通過透水層流到排水溝中。
積水的梯田果園,要特別注意加深背溝,將地下滲水攔截掉,排出果園。有的梯田果園在建園時沒有開挖背溝,或背溝太淺,導致果園積水嚴重,柑橘生長不良。對這種情況,要盡快開挖背溝,排掉積水。
4.幼樹管理
(1)果園間作
柑橘園在建成的頭幾年,是幼樹生長期,還沒有開花結果或結果少,為了提高果園收入,可以利用柑橘樹小、行間空地多的條件,種植一些經濟作物。但種植的間作物不能離柑橘樹太近,因為間作物的根係發達,會與柑橘爭水爭肥,還會遮擋陽光,影響柑橘生長。另外,種植的間作物必須是淺根矮稈的作物,與柑橘樹基本沒有共生的病蟲害,如花生、大豆、辣椒、土豆、蠶豆、西瓜、南瓜、蘿卜、白菜和甘薯等經濟作物。也可以種植綠肥或牧草等,如紫英雲、印度豇豆、決明、三葉草、黑麥草等。間作物與柑橘樹較合理的距離是:柑橘樹栽植後第一年,離樹幹70厘米以外;第二年,離樹幹120厘米以外;第三年,離樹幹200厘米。從柑橘定植後第四年開始,應停止種植間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