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諡號前麵加孝字是源於漢朝。當時為了在社會上倡導孝道,漢代的皇帝諡號多加一孝字。比如孝惠、孝文、孝景一直到孝獻皇帝。顏師古說;"孝子善述父之誌,故漢家之諡,自惠帝以下皆稱孝也。"(《漢書·惠帝紀》)有此之後,曆代皇帝的諡號,成為了一種文化繼承的習俗。
清朝所有皇後的諡號都是以孝字開頭。糾正一下說法,全部以孝字開頭的指的是皇後的諡號,而皇太後是沒有諡號的。
具體說,因為如果被稱為皇太後的話,說明這個人還健在,諡號是專門為死去的人加上的。同時,皇太後並不是太廟牌位供奉的正規稱呼,就像太上皇一樣。皇太後死後依然要追諡為某某皇後,所以現在經常有人管孝莊叫“孝莊太後”是不準確的,這是一個習慣性的錯誤。如果一定要稱太後的話,也應該稱
為昭聖太後,這才是屬於太後的徽號。
說到徽號,是在皇太後生前加上的,但是徽號卻並不一定是以孝字開頭。比如孝莊的徽號是:昭聖慈壽恭簡安懿章慶敦惠溫莊康和仁宣弘靖太皇太後;又比如慈禧的徽號是:慈禧端佑康頤昭豫莊誠壽恭欽獻崇熙皇太後。
另外,清朝皇帝的諡號並不以孝字開頭的,而是以某天某運開頭,雖然如此,但每位清朝皇帝的諡號裏肯定會包含一個孝字。比如雍正的“大孝至誠”、乾隆的“欽明孝慈”等等。
2、清朝有名的皇後、太後很多,在這我就我自己的理解列舉一些:
1>清朝第一位皇後孝慈高皇後(太祖)葉赫那拉氏孟古姐姐。不用多說,每一個第一都是值得紀念的。
2>最有才能的皇後:孝莊文皇後(太宗)博爾濟吉特氏布木布泰。孝莊太後身曆四朝,輔佐兩代幼主,在紛繁複雜得清初政治格局下,為愛新覺羅世族統治的穩定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3>最受寵愛的皇後:孝獻皇後(世祖)董鄂氏。董鄂氏與世祖順治的愛情故事流傳千古,甚至連順治皇帝最後的結局也都因董鄂氏而變得撲朔迷離,雖然她沒有能夠附廟(皇後一般都與皇帝同葬),也沒能在身份上得到肯定(每一個皇後都要加上丈夫皇帝的諡號,董鄂氏卻沒有),所以隻能算辦個皇後。但這些並不影響人們對這對情人的關注與傳頌,因為愛可以穿越規矩束縛而高於一切。
4>最年輕的的皇後:孝誠仁皇後(聖祖)赫舍裏氏。赫舍裏氏是聖祖康熙的原配嫡後,也是康熙皇帝最敬重喜愛的妻子,隻可惜二十二歲時就因難產而逝。從康熙後來對太子近乎寵溺的關愛,就不難看出他對赫舍裏的無限依戀和思念。5>最有福氣的皇後:孝聖憲皇後(世宗)鈕祜祿氏。要說清朝哪個皇後最有福氣,那麼首選就是這位皇後了。有福氣的首要原因是她生了一個好兒子——乾隆皇帝。乾隆是曆史上最有福氣的帝王,而她的母親同樣也是最有福氣的太後。鈕祜祿氏的一生貫穿整個康乾盛世,享年達八十六歲,生前兒孫滿堂、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