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七 皇後趙飛燕(上)(1 / 1)

張耒(1054-1114)字文潛,號柯山,楚州淮陰(今江蘇清江)人。神宗熙寧進士,曆任臨淮主簿、著作郎、史館檢討。哲宗紹聖初,以直龍閣知潤州。徽宗初,召為太常少卿。後被指為元佑黨人,數遭貶謫,晚居陳州。蘇門四學之一。詩學白居易、張籍,平易舒坦,不尚雕琢,但常失之粗疏草率,其詞僅傳六首,風格與柳永、秦觀相近。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詞有《柯山詩餘》,趙萬裏輯本。

漢宮曲

水色簫前流玉霜,

趙家飛燕侍昭陽。

掌中舞罷簫聲絕,

三十六宮秋夜長。

陽春歌

李白

長安白日照春空,

綠楊結煙垂嫋風。

披香殿前花始紅,

流芳發色繡戶中。

繡戶中,相經過。

飛燕皇後輕身舞,

紫宮夫人絕世歌。

聖君三萬六千日,

歲歲年年奈樂何。

漢成帝皇後(前45年—前1年)原名宜主,揚州人。因其舞姿輕盈如燕飛鳳舞,故人們稱其為“飛燕”。

趙飛燕出生後便被父母丟棄,三天後仍然活著,父母也覺得奇怪,就開始哺育她。稍大後,她同妹妹一同被送入陽阿公主府,開始學習歌舞。她天賦極高,學得一手好琴藝,舞姿更是出眾.

漢成帝劉驁喜歡遊樂,經常與富平候張放出外尋歡作樂,他在陽阿公主家見到趙飛燕後,大為歡喜,就召她入宮,封為婕妤,極為寵愛,後又廢了許皇後,立飛燕為後,趙飛燕之妹趙合德亦被立為昭儀,兩姐妹專寵後宮,顯赫一時。

漢成帝死後,趙飛燕姐妹無子,由定陶王劉欣即位,即漢哀帝,趙飛燕被尊為太後,哀帝沒過幾年就死了,漢平帝劉衍即位,後由於其妹合德害死了後宮的皇子,被送去陪葬陪孝成皇帝,趙飛燕則被貶為皇後。

當時民間曾流傳有這樣一首童謠:“燕燕尾涎涎,張公子,時相見。木門倉琅琅,燕飛來,啄皇孫,皇孫死,燕啄矢。”說的就是趙飛燕,燕燕尾涎涎說的是趙飛燕的美貌,木間倉琅琅說的是她將當皇後。

國古代最為傑出的著名舞蹈家,漢成帝劉驁最寵幸的皇後,又是身材最為苗條,姿容最為秀麗的絕色美人。唐代大詩人李白在應玄完全之詔創製“清平調三章”歌頌楊貴妃的豔美時,其中有“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之絕句。可見她的美,在李白心中,占有絕對的席位。我國曆代文人學士在吟詩作賦時多提到她的名字,並且創作了不少以趙飛燕為題材的小說、詩歌、繪畫等文藝作品,唐代詩人徐凝作《漢宮曲》題寫了:

水色簫前流玉霜,

趙家飛燕侍昭陽。

掌中舞罷簫聲絕,

三十六宮秋夜長。

故而使得她精美絕倫的舞蹈技藝,廣為傳誦和發揚。趙飛燕,被稱之我國古代最傑出的舞蹈家是當之無愧的。

漢成帝劉驁的第二任皇後趙飛燕,她妖冶冷豔,舞技絕妙,與妹妹趙合德同封昭儀,受成帝專寵近十年,貴傾後宮。是何緣故使得她“集三千寵愛於一身”呢?

這得從趙飛燕的家庭談起。趙飛燕的父親趙臨是漢代宮府家奴,日子過得窮困潦倒。趙飛燕生下後,因無力撫養,父親將她扔到荒郊野外。趙臨晚上總是夢見嬰兒在哭,四天後去尋找,孩子竟沒死。趙臨又把她抱回家中勉強養活。趙飛燕因為家窮,很小就被賣到陽

阿公主家做歌舞伎。趙飛燕天資聰明過人,練就迷人的歌喉和高超的舞技。

漢成帝有一次微服出行,來到陽阿公主家。公主召歌伎為成帝助興。趙飛燕勾人魂魄的眼神、清麗動人的歌喉、婀娜曼妙的舞姿,一下子就傾倒了成帝。漢成帝將她帶回宮。趙飛燕使個欲擒故縱之計,一連拒絕成帝三夜召幸,激起成帝征服之心,夜夜臨幸,再也離不開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