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李東生(2 / 3)

論核心技術

核心技術並沒有什麼神秘的,大多數家電產品都是很標準化的產品,隻要掌握了基本領先的技術就可以了。而在這方麵我相信我們是比較強的,比如上白色家電,我們就有一批非常精幹的技術隊伍。

我們國內在談到這個問題時,往往會鑽牛角尖,認為非要發明一個美國人都不曾有的東西才算是掌握了核心技術。我們常常也會看到一些報道,說某地又發明了一項什麼技術,但發明的那個東西是否有商業價值,關心的人卻很少。

目前IT技術沒有一家能超越國外,互聯網使世界的經濟圈變得很小,做終端產品的企業,綜合實力和資源整合的能力可能比發明幾十項技術更重要。在IT時代,你想從研發開始從頭到尾開發一個產品,不可能也沒必要。聯想的資源整合能力就很值得我們學習,芯片資源大家可以共享,隻要你的產品贏得了消費者的滿意就是最大的成功,企業資源整合的能力對提升企業的競爭力至關重要。在資源整合的過程中,我們實際上也在逐步地掌握核心技術,在國內的家電企業中,我們是第一家成立芯片公司的,從事核心技術的研究和開發。

論國際化

改革開放以來,逐步發展起來的中國企業目前正麵臨兩大挑戰和機遇:在尚未完全走完工業化道路的同時,又迎來信息時代的挑戰;在探索市場經濟運作規則的同時,又麵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挑戰。而“入世”更加劇了兩大挑戰與機遇的緊迫和壓力。我認為機遇大於挑戰,TCL的對策是,要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必須在國際市場為自己爭得更大的生存和發展空間。

這兩年,TCL在加強企業的國際化方麵,也在全力以赴。1998年我們設立了國際事業部全力開拓國際市場,並在俄羅斯、新加坡設立商務代表處,在越南設立了製造工廠,今年準備在印度建工廠,在美國設立了我們的研發中心和銷售中心。最近正在探索和其他一些國家開辦企業式銷售機構。現在TCL已經在香港、新加坡、印尼、菲律賓、中東、台灣、南非等國家和地區銷售TCL品牌的產品,1999年出口創彙2.4億美元。

目前,TCL已製定了一個10年規劃和一個三年計劃。三年計劃,是準備在幾個國際目標市場初步建立我們自己的營銷網絡,10年規劃是準備在全世界主要市場能夠逐步把我們的品牌產品推廣開來。去年11月,TCL國際控股公司在香港成功上市,加快了公司國際化進程,並為公司下一步發展募集了10多億元的資金。信息化、數字化革命是一種潮流,信息產品家電化、家電產品信息化將是傳統家電企業發展的方向,TCL作為一個終端製造商,注重麵向未來的應用,技術創新,拓展成一個中國網絡接入終端設備的主流廠商。

論目標

任何企業都要有目標和願望,激勵員工朝著這個目標去努力,把TCL建成世界級企業是我們的目標和方向,也是我們的理想和追求,不是憑空說出來的。一個國家要強大,經濟首先要強大,而經濟強大的標誌就是要有一批世界級的大企業。中國是一個經濟大國,但不是一個經濟強國,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在於中國缺少一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級企業。進入500強,就意味著是世界級的企業。

為在未來10年把TCL建成世界級的企業我們要做的工作:一是充分利用TCL品牌和市場銷售力的優勢,通過產品和技術的延伸,進一步增強企業的綜合實力。二是建立信息網絡電子商務平台,在未來競爭中提高經營效率,降低經營成本。三是善於整合和利用資源,恰當地選擇戰略合作夥伴,抓住一些新產品和市場機會。要善於利用資本市場,加快企業發展。四是建立一個多元化網絡,即建立一個營銷網絡和一個電子信息商務網絡,建立企業持續的競爭力。在未來10年,平均每年保持25%~30%利潤增長。

增長速度,過去10年我們做到了。未來,在比較大的基數上,如此高速度增長難度較大,但1500億的目標是有可能實現的。從外部環境看,首先國內經濟的高速增長,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市場發展空間,為我們快速增長提供了條件。二是國家建立起較為完善的工業體係。三是國家很多政策對大企業的發展是比較有利的,特別是給予高科技電子信息產業很大的關注。第四信息化和數字化的發展,給我們帶來了新的契機,TCL在傳統的家電產業、通信產業和信息產業都有投入,未來的3C整合和網絡技術的發展,比傳統企業機會要更多些,這是我們建立世界級企業的條件和機會。

論創新

1997年TCL整體的增長速度,已大大低於我們在1990~1996年平均50%以上的增長速度,降到了26%,這當中除了規模基數增大的因素外,不可否認的是企業競爭力正在減弱。我們在發展的同時,我們的對手也在提高,而且在許多方麵已經走在我們的前麵,業內競爭對手都是同行裏的佼佼者,如果企業不能做大、做強,就很容易在競爭中被淘汰。TCL如何揚長避短,提升企業的競爭力,如何持續保持比大多數競爭對手更快速的發展,我們經過反複思考和醞釀,係統地提出了“經營變革,管理創新”的觀念。

開展這項活動以後,在企業銷售力、製造力、技術開發能力和員工素質方麵,起了很好的作用,效果是明顯的。在銷售力方麵,加快了物流速度,市場反應速度,加強了企業內部信息傳遞速度。彩電銷售的資金周轉速度1997年是72天,1998年就降到不足60天。電工產品1997年是35天,1998年壓縮到20天。

1998年初,我們投資數千萬元,建立一個銷售係統的管理信息網。製造係統的變革創新,使生產效率明顯提高,我們自行設計製造的全國第一條快速彩電生產線,每14秒可生產1台彩電,單班生產能力達2000台,在人員沒有增加的情況下,使生產效率提高60%~80%。1998年,我們成立了廣東TCL數據信息技術研究開發中心,分設通訊、視聽、信息3個研究所,追趕世界技術發展潮流,重點進行新技術、新產品研發。1998年TCL共開發新技術、新產品44項,其中2項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國內首創新技術、新產品3項,國內領先3項。1999年還推出數字高清晰電視(HDTV)鈦金係列彩電、PDP等離子體電視、數字無繩電話、可視電話、網視通信家電、手機、鋰電池、無線接入網絡調和等一批具有較高技術含量附加值高的產品,成為TCL大家族中新興的生力軍。整個經營戰略的更新,使我們果斷進入新的有發展前景的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