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話務必看清對象,從他的興趣愛好、個性特點、文化水平、心情處境等入手。陌生人之間要做到這一點,就要洞幽燭微,由細微處見品性。
有人拜訪某一陌生人,見他玻璃板下壓有“製怒”二字,便猜測他有克服易怒缺點的要求,便與他談了一些古今名人製怒而成大事的實例,雙方感情上的距離一下子縮短了,頗有“相見恨晚”之感。
②適時切入。看準情勢,不放過講話機會,適時插入交談。適時的“自我表現”,能讓對方充分了解自己。陌生人如能從你“切入”式的談話中獲取教益,雙方會更親近。適時切入,能把你的知識主動有效地獻給對方,符合“互補”原則。
③借用媒介。尋找自己與對方之間的媒介物,以此找出共同語言,縮短雙方距離。如見一位陌生人手裏拿著一本厚書,可問:“這是什麼書?這麼厚!您一定十分用功!”對別人的一切顯出濃厚興趣,通過媒介物引發他表露自我,交談也會順利進行。
如果遇到那種比你更害羞的陌生人,你更應該跟他先談些無關緊要的事,如天氣之類,讓他心情放鬆,以激起他談話的興趣。
和陌生人談話的開場白結束之後,特別要注意話題的選擇。那些容易引起爭論的問題,要盡量避免。為此,當你選擇某種話題時,要特別留神對方的眼神和小動作,一發現對方有厭倦、冷淡的情緒時,應立即轉換話題。
(3)尋找共同話題
要談得有味,談得投機,談得其樂融融,雙方就必須確立共同感興趣的話題。有人認為,素昧平生,初次見麵,何來共同感興趣的話題?這就要在講話時仔細觀察對方,從他的興趣、愛好、個性特點,到他的水平和心情處境入手,初次見麵要做到這一點,就要洞幽燭微。生活在同一時代,同一國土,隻要善於尋找,何愁沒有共同語言?一位小學教師和一名泥瓦匠,兩者似乎沒有相同之處。但是,如果這個泥瓦匠是一位小學生的家長,那麼,兩者可以就如何教育孩子各抒己見,交流看法;如果這個小學教師正要蓋房或修房,那麼,兩者可以就如何購買建築材料、選擇修造方案溝通信息、切磋探討。隻要雙方留意試探,就不難發現彼此有對某一問題的相同觀點、某一方麵共同的興趣愛好、某一類大家共同關心的事情。
你不妨從天氣、籍貫、興趣和衣著等方麵聊起。這樣既不易觸及對方敏感處,又不易引起對方的反感。
一個人的心理狀態、精神追求、生活愛好等等,都或多或少地在他們的表情、服飾、談吐、舉止等方麵有所表現。隻要你善於觀察,就會發現彼此的共同點。
當然,這在言觀色發現的東西,還要同自己的情趣愛好相結合,自己對此也要有興趣,才有可能打破沉寂的氣氛。否則,即使發現了共同點,也還會無話可講,或講一兩句就“卡殼”了。
為了發現陌生人與自己的共同點,可以在需要交際的人同別人談話時留心分析、揣摩,也可以在對方和自己交談時揣摩對方的話語,從中發現共同點。
尋找共同點的方法還很多,譬如麵臨的共同的生活環境,共同的工作任務,共同的行路方向,共同的生活習慣等等,隻要仔細發現,與陌生人無話可講的局麵是不難打破的。
(4)不輕易否定對方
初次見麵是建立良好人際關係的重要時期,在這種場合,對方往往不能冷靜地聽取意見、建議並加以判斷,如果輕易否定,就容易產生反感。同時,初次見麵的對象有時也會擔心他人提出細微的問題來否定其觀點,因此,初次見麵應當盡量避免有否定對方觀點的行為出現,這樣才能造成親密的人際關係。
有些人當麵指責對方,指出與對方相反的意見,固然可以讓人感到你為人直爽,但這更會令人產生反感。當你麵對初次見麵的人提出相反的意見或看法時,應盡可能避免當著他的麵提出,因為對當事者而言,這是難以忍受的。如果你借用一般人或當時不在場的第三者之口說出,也許不致引起對方強烈的反感。
(5)不要自吹自擂
有的人說起話來,總是誇誇而談,吹噓自己的見識,這容易讓人反感。那些自認為自己是個完美無缺的人,以自己的聰明伶俐而沾沾自喜的人,很難得到人們的好感。如果你的知識特別淵博,如果你十分聰明,這話一定要讓別人去說。千萬不要自我賣弄,強迫別人承認,這樣一定會招人反感甚至厭惡。這是人之常情。聰明人讓別人誇獎自己,總是先說他的長處,隻有那些好表現自己的人,總感到不將自己的長處炫耀出來是一種痛苦。這種人特別願意稱讚自己,結果使對方處於反感情緒之中。因此,這些人也總是處於被動地位。需知,要獲得別人的誇讚,不是去稱讚自己,而是稱讚對方。那種一味吹噓自己的人,是不會獲得別人的好感的。
(6)切忌賣弄
有許多人,說話總愛用華麗辭藻。盡管他主觀上不想顯示自己,但這種華麗的語言會讓對方覺得你是有意地這樣表現自己,容易適得其反。因為人用較華麗的詞語談話,有時往往並不能表達自己的思想。如果出現前後矛盾的情況,這樣,不僅會暴露自己的無知,更會亂了自己的方寸,弄得狼狽不堪。還有的人使用華麗的詞語,目的與對方“奇文共欣賞”,這種人容易遭人猜疑,給人以華而不實之感,這是需要注意的。大多數受人尊敬和愛戴的人,並不是靠使用華麗語言取勝的。這些人講話時經過認真的提煉加工,一說出來就具有很強的感染力,為人折服。素有盛譽的莎士比亞作品,以及其他古典作品,並不是靠華麗辭藻取勝的,關鍵是它有打動人心的力量。身旁的瑣事話題,更不要用華麗語言來刻意地顯出自己的卓越。因為如果你不能和他人處於共同的基礎上,對方是很難對你產生好感與信賴的,對方也不會去花時間和精力去欣賞你故弄玄虛的氣質。
(7)引導對方談得意之事
任何人都有自鳴得意的事情。但是,再得意、再自傲的事情,如果沒有他人的詢問,自己說起來也無興致。因此,你若能恰到好處地提出一些問題,使他能心喜,並敞開心扉暢所欲言,你與他的關係也會融洽起來。
(8)坐在對方的身邊
麵對麵與陌生人談話,確實很緊張,如果坐在對方的身邊,自然會比較自在,既不用一直凝視對方,也避免了不必要的緊張感,而且會很快親近起來。
3.與女士交談
眾所周知,女性有敏銳的觀察力,挑剔性也很強,尤其是在女士麵前說話,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談舉止。因為對方在時刻在觀察你是不是個有氣質的人。
初次見麵,如果對方是位女士,則不免令談話者,尤其是男士感到不知從何談起。許多男士由於缺乏對女士的了解而使交談無法進行,陷入了尷尬的境地。
其實,同女士在一起,她雖然看上去矜持、溫柔、沉默,但她正在用她特殊的眼光“審視”你,這就是女性特有的直覺和洞察力。她可以從你的舉止談吐來分析你的內心世界,因此同女士交談要注意幾個問題:
①要讓對方感到你有文明、有修養。如果是在客廳的沙發上,不要仰臥在那裏,四肢隨意伸開,這會讓女士認為你不懂得禮貌,行為放肆,缺乏男士氣質。談話時,眼睛不可以盯住對方不放,讓人感到緊張,認為你粗魯、貪婪。改變視線時要緩慢,不可上上下下打量,也不能突然將眼神閃開,或突然注視,這樣容易讓女士產生你心術不正的感覺。
②不可輕易詢問敏感話題。初次見麵,由於你不了解女士的生活背景,不要輕易詢問她年齡、婚姻及薪水情況,可以先問一問她的父母、家人、學曆、工作等情況。如果你對她一見如故,迫切要了解她的私生活,可以問:“你是同父母住在一起嗎?”如果對方對你有好感,且願意相交的話,會主動如實告訴你的。且不可初次見麵就問:“你丈夫在什麼單位工作?”“你同丈夫感情還好嗎?”此類讓人反感的話。
③讚揚要適當。女士大都喜歡聽讚揚的話,但讚揚不可太露骨,要含蓄一些。對於那些年輕貌美、性格開朗的女性,可以讚揚她容貌的靚麗:如“你長的真漂亮,很清純。”對那些性格內向的女性,不可直言讚揚,而應委婉地說:“你很文靜,也很漂亮。”否則你會被認為“不正經”、輕佻。對相貌平平的女士,則可以稱讚“你很有氣質,一看便知是一名知識女性。”“一看你就能感到你是一個善良純樸的女性。”這樣說對方會感到非常高興。
④多談與她相關的問題。女士大都樂於談論與自己有關的事情。她的愛好,她的家人,她的交往,她的工作等等,這些都是希望讓對方了解的。即使是那些性格仿男性的女經理、女強人,也喜歡別人對她的為人處世、工作作風加以讚美。如果能抓住這個特點,在談話中加入幾句相關的內容,你就會獲得她們的認可。如“你的工作作風像男士一樣幹練。”“你的管理能力就是在男人中也是一流的。”等等。
⑤語言不要太誇張。女性的觀察力很強,但她們對具有邏輯推理的幽默語言有時反應卻要慢一些,她們得慢慢的理解、消化。所以第一次同她講話,盡量不要用一些誇張語言和說一些俏皮話,容易產生誤解。如“你今天的發式真漂亮,連白雲見了都會躲起來。”這樣的話讓女士聽起來馬上會敏感地聯想到“白發”、“亂發”,而不會聯想到“秀發如雲”。
⑥注意女士講話的表情。女性在講話的開頭,往往回避對方的目光,可一旦進入交談,女性首先進入“角色”,會非常注意你的表情,而且時時看著你。如果你始終避著對方的眼光,她會覺得你有“女子氣”,討厭她。所以在交談中,你應多注意她的神色,但別盯住一個地方。可以用眼神交流,表現對她談話的認同,並不時地肯定她的談話,使她感覺到你對她的話很感興趣。
⑦多說些安慰話。女人比男人更需要同情,對方如果向你訴說一件心事,你千萬不要就事論事地講一通,而應首先站在她的立場上,對她表示同情,並寬慰她,這樣再講道理她就容易接受。
⑧適時結束交談。女子不輕易拒絕別人,而往往用沉默、注意力轉移或假裝沒聽見來表示婉轉推辭。遇到這種情況,你應立即結束交談,或者轉到其他話題。不要等到人家下了“逐客令”,你再起身告辭,那樣會顯得沒有氣質。
⑨把握談話的方向。女士大多善於表達,談話的需要比男性強,但這種需要大多出於感情的滿足,所以女性交談時容易忘記正事、正題,這就需要男性及時將話題轉到要談的事情上。男士要充當“談話”的引導者,否則會使交談變得漫無邊際。
總之,與女士的初次交談,要有禮有節,這樣才能給對方留下美好的印象,讓對方感到你的氣質非凡,喜歡與你交往。
小測試
偶遇曾有一麵之緣的人,你如何應酬?
周日你去購物,正走在嘈雜的街頭,突然有人喊你的名字,你回過頭一看,原來是在朋友那兒見過一麵的人。那麼下一步你將如何呢?
①回身點頭寒暄一下作別。
②站著和他聊一會兒,然後告別。
③招呼他一起去買東西。
解說:一般來說,人都有希望保持自我(個性)而與他人區別開來的願望,比如說穿式樣新奇的服裝,或是追求在某些方麵出類拔萃等等,心理學上稱之為自我表觀欲望。另一方麵,人們有時又希望不為他人所注意,保有自己的空間,比如有時一個人去旅遊,去體驗解放、解脫、自由的感覺。本題即是檢查一個人當他的隱秘狀態被幹擾時的態度。
選擇①,說明你不希望隱秘狀態被幹擾,還希望繼續下去。看起來你平時並不缺自我表現的機會,因此希望能繼續體驗解脫的情趣。
選擇②、③盡管程度不同,但內心隱約有希望遇到熟人的意識,看起來平時你的表現欲望不能獲得十分的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