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認為朋友之間“熟不拘禮”,不需講求什麼氣質。但“熟不拘禮”是相對而言,人與人再親密都存在距離。在朋友麵前展現你的氣質,會使朋友更加敬重你、信任你,也更願意與你交往。
反之,沒有一點氣度、氣質,則會引起朋友的反感,甚至失去朋友。
在朋友麵前展現富有涵養的氣質
修養,指人的正確的待人處世的態度,從你的良好的儀容舉止,對朋友的尊重的心態,可以看出你的很高的修養,可以展現令友人刮目相看的氣質。
1.注意儀容舉止
一個人隻有從外表到本質都是文雅有禮,才能成為一個受人尊敬的人。儀容整潔、舉止得體、用語文明、待人有禮等,其本質都是對人的尊重。
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隻有形成尊重與被尊重的默契與和諧,才可能讓交際順利進行和持續發展。文明禮貌是一切人際交往的基礎,同樣也是讓你展現氣質的基本要求。
而儀容舉止方麵的細節問題同樣不能忽視。如穿著要大方得體;坐時身體要略向前傾,輕易不要靠椅子背上;女士坐時要注意並攏雙腿,否則在穿裙子時,會尤其顯得難看;說話時手勢不宜過多,以免給人留下輕狂不羈的印象;正式麵試時千萬不能吃東西或抽煙;喝水不宜出聲或不小心把水灑在桌麵、地上;即便是打噴嚏,之前或之後都應該說聲對不起等等,這些都可以說明你有修養,看似簡單和瑣屑,實則是一個人修養品位隨時隨地、簡明而深刻的體現。儀容舉止文明禮貌是一封四方通用的自薦書,是贏得他人尊重和好感的重要因素。
過於散漫,不拘小節,使朋友對你產生輕蔑、反感。
朋友之間,談吐行動理應直率、大方、親切、不矯揉造作,方顯出美麗的氣質。但過於散漫,不重自製,不拘小節,則使人感到你粗魯庸俗。也許你和一般人相處會以理性自約,但與朋友相聚就忘乎所以。或指手畫腳,或信口雌黃、海闊天空,或在朋友談話時肆意打斷,譏諷嘲弄,或顧盼東西,心不在焉,也許這是你自然流露,但朋友會覺得你有失體麵,沒有風度和修養,自然對你產生一種厭惡輕蔑之感,改變了對你的原來印象。所以,在朋友麵前應自然而不失自重,熱烈而不失態,做到有分寸,有節製。
2.充分尊重朋友
對朋友的尊重是一種友好、熱誠的心態的表現。要充分尊重朋友,展現尊重朋友的氣質修養,應做到以下幾點:
(1)自尊自強
沒有尊重就沒有友誼,好像沒有基石就不可能築起大廈一樣。那麼尊重從何開始呢?心理學家告訴我們:尊重隻有在自尊自愛的基礎上才能產生。
做他人的朋友也意味著做自己的朋友。自尊自愛是件有益的事,希望人們自愛。懂得自愛的人往往關心自己,這不僅是在交際中的重要之事,也是為人處世的重要之事。可這不是追求個人成就,不是自我陶醉,也不是自私的表現。如果我們不懂得自愛,就會成為甘願犧牲自己的自我虐待者,或者成為沒有臉皮的塑像毛坯,等待著那些雕塑家來給我們造塑。
自愛也不是一見鏡子就照,更不是自我吹噓。自愛就是要懂得愛自己,要了解自己,甚至連自己所謂的“缺陷”也要愛。要想自愛就要做到自尊。
那麼人們是不是等到提高了自尊心之後才能交朋友?絕對不是。這樣也許得永遠等下去!理解友誼,結交那些能反映自己長處的朋友,就能增強自愛。然而,這種自愛又給予我們向朋友表達友愛的勇氣。這是無限循環的往複運動,好似海浪衝上海岸又退回大海一樣。
有了自尊自愛,也就懂得了尊重朋友,尤其是你們出現意見分歧時。友情的價值全在於互相尊重對方,用自己的氣質來感化對方。
(2)尊重朋友的自尊心
俗話說:“人活臉,樹活皮。”每一個人都有自尊心,都希望朋友的言行不傷及自己的自尊心。任何人在人際交往過程中都有明顯的對自我價值感的維護傾向。例如,當我們取得了成績時,我們會解釋為這是自己的能力優於朋友的緣故;當朋友取得了成績而我們沒有取得成績時,又會解釋為朋友僅僅是機遇好而已。這樣的解釋就不至於降低自我的價值感,傷及自尊心。
在同朋友交往時,必須對他人的自我價值感起積極的支持作用,維護朋友的自尊心。如果我們在人際交往中威脅了朋友的自我價值感,那麼會激起對方強烈的自我價值保護動機,引起人們對你的強烈拒絕和排斥情緒。此時,你是無法同朋友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的。已經建立起來的人際關係也可能遭到破壞。從而顯得你小肚雞腸,沒有氣度。
(3)抑製好勝心
要想重視友人的自尊心,必須先抑製自己的好勝心。不過,越是神吹大侃,旁若無人地使自己出盡風頭,一味地過把癮,不僅得不到友情,隻能傷了友人的自尊心。
一位先生在閑暇時找朋友聯絡聯絡感情,兩人對弈。一上手,他就對朋友猛攻猛殺,搞得朋友顧前不顧後,十分緊張。而且,他自以為棋術高超,還得意地說“你死定了”。把朋友弄得灰頭灰臉,朋友自然大不高興。此後,這位先生再去找朋友,人家就一副愛理不理的樣子,再不肯與他下棋,他卻始終不明白為什麼。
本來是一場輕鬆、愉快的友誼賽,卻搞得緊張不堪,贏了棋,卻失去了朋友。可見要交朋友,就要寬心待人,必須抑製自己的好勝心。
(4)讓朋友表現得比你更強
過度表現,言談不慎,使朋友的自尊心受到挫傷。也許你與朋友之間無話不談,十分投機,也許你的才學、相貌、家庭、前途等等令人羨慕,高出你朋友一頭。這優越感使你不分場合,尤其與朋友在一起時,會大露鋒芒,表現自己,這樣會使朋友感到你在居高臨下對他說話,在有意炫耀、抬高自己,使他的自尊心受到挫傷,不由產生敬而遠之的意念。所以,在與朋友交往時,要控製情緒,保持理智平衡,態度謙遜,虛懷若穀,把自己放在與人平等的地位,注意時時想到對方的存在。
安德魯·卡內基是美國的鋼鐵大王,他白手起家,既無資本,又無鋼鐵專業知識和技術,卻成為舉世聞名的鋼鐵巨子,這當中充滿神奇的色彩,使許多人迷惑不解。
有一位記者好不容易才使卡內基接受采訪,他迫不及待地劈頭問:“您的鋼鐵事業成就是公認的,您一定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煉鋼專家嗎?”
卡內基哈哈大笑地回答:“記者先生,您錯了,煉鋼學識比我強的,光是我們公司,就有兩百多位呢!”
卡內基是十分聰明的,如果他自命是最偉大的煉鋼專家,那麼,至少會導致一些水平與其不相上下的專家不肯為其效力。
法國哲學家羅西法古說:“如果你要得到仇人,就表現得比你的朋友優越吧;如果你要得到朋友,就要讓你的朋友表現得比你優越。”
為什麼這句話是事實?因為當我們的朋友表現得比我們優越,他們就有了一種重要人物的感覺,但是當我們表現得比他還優越,他們就會產生一種自卑感,造成羨慕和嫉妒。
紐約市中區人事局最得人緣的工作介紹顧問是亨麗塔,但是過去的情形並不是這樣。在她初到人事局的頭幾個月當中,亨麗塔在她的同事之中連一個朋友都沒有。為什麼呢?因為每天她都使勁吹噓她在工作介紹方麵的成績、她新開的存款戶頭,以及她所做的每一件事情。
須知,朋友也有很多事情要吹噓,把他們的成就告訴自己,比聽自己吹噓更讓他們興奮。現在當我們有時間在一起閑聊的時候,你就請他們把他們的歡樂告訴你,好讓你分享,而隻在他們問你時候你才說一下你自己的成就。
是的,你的一些朋友,從你的麻煩中得到的快樂,極可能比你的勝利中得到的快樂大得多。
因此,我們對於自己的成就要輕描淡寫,我們要表現出謙虛的氣質。
(5)尊重朋友的私人空間
不識時務,反應遲緩,使朋友對你感到厭嫌。當你上朋友家拜訪時,若遇上朋友正在讀書學習,或正在接待客人,或正和戀人相會,或準備外出等,你也許自恃摯友,不顧時間場合,不看朋友臉色,一坐半天,誇誇其談,喧賓奪主,卻不管人家早已如坐針氈,極不耐煩,這樣,朋友一定會認為你太沒有教養,不識時務,不近人情,以後就想方設法躲避你,以免你再打擾他的私生活。所以,每逢此時此景,你一定要反應迅速,稍稍寒暄幾句就知趣告辭。珍惜朋友的時間和尊重朋友的私生活如同珍得友情一樣可貴。
(6)和睦以待,勿用惡語
用語尖刻,亂尋開心,使朋友突然感到你可惡可恨。有時你在大庭廣眾麵前,為炫耀自己能言善辯,或為嘩眾取寵,逗人一樂,或為表示與朋友之“親密”,亂用尖刻詞語,盡情挖苦、嘲笑、諷刺朋友或旁人,大出其洋相,以博人大笑,獲取一時之快意,竟不知會大傷和氣,使朋友感到人格受辱,認為你變得如此可恨可惡,後悔誤交了你。也許你還不以為然,會說朋友之間開個玩笑何必當真,殊不知你已先損傷了朋友之情。所以,朋友相處,尤其在眾人麵前,應和藹相待,互敬、互慕、互尊,切勿亂開玩笑,用惡語傷人。
(7)客客氣氣
許多人交友處世常常涉及這樣一個誤區:好朋友之間不需要講究客套。他們認為,好朋友彼此互相了解,親密無間,如兄如弟,有難同當,有福共享,講究客套太拘束也太見外了。其實,他們不知道朋友關係是以相互尊重為前提的,容不得半點幹涉、強求和控製。彼此之間隻有情趣相投、脾氣對味則合、交,反之,則離、絕。朋友之間再熟悉、再親密,也不能不尊重對方,不講客套,否則,默契和平衡將被打破,友好關係將不複存在。
說好朋友之間講究禮儀,並不是說在一切情況下都要過於講究禮儀,而是強調朋友之間要相互尊重,不能跨越對方的禁區。每個人都希望擁有自己的一片小天地,朋友之間過於隨便,就容易進入這片禁區,從而引起對方不滿。例如,不問對方是否空閑、願意與否,任意支配或占用對方已安排好的寶貴時間,一坐下來就說個沒完,全然沒有意識到對方的不便,或者一意追問對方深藏心底的秘密,一味探聽對方私事。還有,忘記了親兄弟,明算賬的古訓,忽視朋友是感情一體而不是經濟一體的事實,用物不分彼此,花錢不記你我。如此種種,都是不尊重朋友,侵犯、幹涉他人的表現。偶然疏忽,可以理解寬容,如此長此以往,必生間隙,從而導致朋友的疏遠或厭惡,友誼的淡化和惡化。所以,好朋友之間也應講究客套,恪守交友之道。
在朋友麵前展現大度寬容的氣質
一個人不僅要尊重朋友,更要使自己擁有一個寬廣的胸懷\恢宏的度量,去寬容朋友,隻有這樣才顯得有氣質。
(1)切勿苛求
我們跟朋友相交一段時間之後,可能就會想起一句俗語:“日久生厭”。我們可能開始注意到他們有些行為很令我們生氣,例如:“理查總是小題大做”,或“米麗莎老是拍別人馬屁”。可是我們不應太挑剔,朋友的“缺點”也許隻是喬裝的美德。
馬薩諸塞州大學的社會心理學家羅柏·韋斯說:“建立友誼的良方,是大家既要有相同之處,也要有相異之處。大致上氣味相投,才會彼此了解;適量的誌趣相異,才可互通有無。”
(2)切勿斤斤計較
過於小氣,斤斤計較,使朋友認為你是慳吝之人,沒有氣度。你可能在擇友交友時,認為朋友的友情勝於一切,何必顧慮經濟得失,金錢不能使友情牢固。這種思想使你與朋友相處時顯得過於拮據,事事不出分文;或患得患失,唯恐吃虧。對朋友所饋慨然而受,自己卻一毛不拔,這會使朋友感到你視金如命,是個無氣質之人。
(3)嚴己寬人
交友,要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嚴於律己,就是要嚴格約束自己,做事盡量減少差錯;寬以待人,便是對人要寬厚容讓、和氣、大度。
蘇東坡年輕的時候有一個朋友,叫章惇,後來做上了宰相,執掌大權。他把持政局時,把蘇東坡發配嶺南,又貶至海南。後來,蘇東坡遇赦北歸,章惇正垮台被放逐到嶺南的雷州半島。東坡聽到這個消息,給章惇寫了封信,說:聽到這個消息,我很驚歎,這麼大年紀還得浪跡天涯,心情可想而知,好在雷州一帶雖偏遠,但無瘴氣。安慰章惇的老母親,並對她兒子說過去的事就別提,多想想將來雲雲。可想而知,蘇東坡如此大度,章惇自是羞愧不已,一家人都對東坡心存感激。
蘇東坡的胸懷就是比一般的人寬廣,對幾乎將自己置於死地的人,在他落難時,還能盡朋友之責。人們常將一句古諺寫成“無毒不丈夫”,其實,“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這才是它的本來麵目。
(4)給人台階
1961年6月,英國退役陸軍元帥蒙哥馬利訪問中國。在洛陽參觀訪問時,他曾由中國外交部工作人員陪同,在街上散步。走到一個小劇場,他好奇地闖了進去,台上正在演豫劇《穆桂英掛帥》,蒙哥馬利了解到劇情之後,連連搖頭,說:“這個戲不好,怎麼能讓女人當元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