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回 錦宮妖氛隨風起,江湖風雨共君嚐(3 / 3)

正要回裏屋休息。忽然又想到,軍務大事,怎能隨意耽擱。忙把小鈺喚來,命她將此錦囊送到大王子宮中,不得耽擱。小鈺接過錦囊便向外走去。還沒走多遠,正巧碰上靈兒。靈兒見她拿著錦囊好奇的問:“這是什麼東西呀?”說著就要拿過來看。

小鈺忙把手往背後一藏,笑道:“這可是雪竹公主的東西,你哪能隨便動!”

靈兒一聽忙問:“公主的什麼東西呀?”

“我也不知道,公主讓我給大王子送去,不得耽擱。靈兒姐姐,我得走了!”說著,向靈兒揮揮手走開了。靈兒不知道小鈺葫蘆裏到底賣的什麼藥,搖搖頭便向潘妃宮中走去。

潘妃聽說雪竹傳給黎鋒錦囊的事。心中暗道:“這兄妹倆又傳什麼東西?此事肯定又和段紫雲有關。”每次想到段紫雲、黎鋒,氣就不打一處來。她最關心的是未來南邦國的王位。如果段紫雲真的掃平梅雲夢立了大功,兵馬大都督的位子肯定是他的。而黎鋒的翅膀就會更硬,到時王位就不可能屬於自己的兒子。

想到這裏,眉頭緊緊皺起來。忽然宮女來報:“潘南月求見。”潘妃一聽是自己哥哥來了,忙迎了出去。潘南月向潘妃施禮後,便問道:“娘娘,兵馬大都督之事。大王意下如何?”

潘妃歎道:“哥哥,我已向大王說過多次。大王隻說此次平南,雪竹的功勞比你大。而且還說若不是雪竹,恐怕你潘南月就回不來了。”

潘南月甩甩衣袖道:“大王眼裏隻有他這個女兒,段紫雲又是雪竹最中意的人。將來大王愛屋及烏必把大都督的位子給段紫雲。”

潘妃暗忖片刻,忽然眼睛一亮,道:“哥哥,你的大都督位子不要緊,關鍵是麟兒的將來。既然大王器重段紫雲,我們何不把段紫雲拉過來為我們所用?”

潘南月驚道:“這話從何說起?”

潘妃笑道:“據我所知,段紫雲隻和雪竹見過一麵。兩人隻是一見鍾情而已。而我們玉竹心中也愛戀著段紫雲,何不乘機撮合他們?想辦法讓他們呆在一起,日久生情。等段紫雲喜歡上玉竹,我們再向大王提起招段紫雲為玉竹的駙馬。”

潘南月道:“玉竹聰明才智不比雪竹差。娘娘隻須對大王說,玉竹在宮裏嬌生慣養,應該讓她像雪竹那樣到軍中磨練一番。大王必會讓玉竹到鎮雄關段紫雲身旁。”

潘妃道:“我正是這樣的想法。而且大王已答應派麟兒,三天後領一萬兵馬開往鎮雄關。到時將玉竹帶上,他兄妹也有個照應。”

潘南月道:“此計甚好,娘娘早作安排吧。如果沒有其他事,那微臣就先告退了。”潘妃隻說無事。潘南月便退出宮去,打道回府。

卻說二王子黎麟自從上次鎮雄關受傷後,一直在宮中休養。如今傷已痊愈,聽說黎霄又令他領兵一萬前往鎮雄關,心中興奮不已。心想,此次出兵,必酬自己英雄之誌,掃除亂賊、靖平南邦。這一日,在校場點完兵馬。便帶幾個親兵準備回宮打點行囊以備行軍之用。哪知正行在路上,有一蒙麵之人突然持劍行刺。黎麟見勢不好,忙握劍在手,躍下馬背。與那蒙麵人鬥在一處。幾個親兵忙持兵器向那蒙麵人撲去以助黎麟。蒙麵人知道不能得手,便虛晃一劍,縱身一躍跳出幾個人的圍攻。黎麟哪裏肯放,持劍追過去。誰料那人忽然扭身,手腕一抬,隻見一道寒光向黎麟打去。黎麟見有暗器,剛要躲避,那隻飛鏢卻已重重的打在自己左臂上。黎麟痛吟一聲躲在一旁,幾個親兵見此,忙向那人追去。可那人腳步快捷、奔走如飛,追了片刻便不見蹤跡了。幾個親兵隻好將二王子黎鱗扶到宮中。

黎霄與潘妃得知黎麟遇刺急忙趕過來,幸得那鏢沒毒,又沒打中要害。太醫給敷好藥、包紮起來,隻說此臂不要輕動,過半個月即可痊愈。

潘妃怒道:“是什麼人這麼大膽?光天化日之下盡敢行刺麟兒。大王,你一定要派人查出來才行。”

黎霄點點頭,卻又不知究竟是何人所為。而此時大王子黎鋒聽說黎麟遇刺受傷,忙過來看望。見黎麟傷無大礙,倒也舒了一口氣。當他目光不經意間落在太醫剛剛拔出的那隻鏢上時,心中不由倒吸一口涼氣。

潘妃見黎鋒看著那隻鏢,若有所思的樣子。問道:“鋒兒,你認識這鏢?”

黎鋒忙道:“不,不認識。”說著臉色變的緊張起來。這時黎霄才注意起那隻飛鏢,他拿起那隻飛鏢看了看。頓時臉色發青,向黎鋒怒道:“劉纓何在?叫他來見我!”

黎鋒知道父王已經認出此鏢是劉纓所有,忙跪道:“父王,此鏢雖是劉纓的。但二弟遇襲之時,劉纓一直在我身邊。行刺之人決不會是劉纓!”

潘妃聽此言,指著黎鋒的鼻子罵道:“好呀,大王子,虧你還是麟兒的大哥。你竟然敢謀害麟兒。你是怕麟兒將來搶了你的王位吧?”

黎鋒辯道:“不!不!兒臣決不可能作出此事!不可能,一定是有人從中陷害。”

這時黎麟也跪道:“父王、母後,此事決不是大哥所為。僅憑一隻飛鏢就說是大哥令劉纓行刺。這未免也太草率了。”

潘妃忙將他扶起,道:“麟兒,你也太菩薩心了,有人謀害你,你還為他求情。”又哭著跪在黎霄麵前道:“大王,你一定要給我們母子一個公道。大王!”

黎霄怒道:“來人!先把黎鋒監下!再把劉纓給我帶過來,我要親自查清此事。”話音剛落,早有兩個侍衛將黎鋒用繩索捆了。

且說青兒正好代雪竹前來探望黎麟傷情。剛來到門口就見到侍衛將黎鋒押下去,又口口聲聲說要捉拿劉纓。心中暗想,難道刺殺二王子是大王子指使劉纓幹的?不好,我得趕緊去告訴他。想到這裏,急忙轉身向大王子宮中跑去。

劉纓此時正在院裏練劍,見青兒氣喘籲籲的跑過來,忙問發生了何事。青兒不管三七二十一,拉起他就往外跑。邊跑邊說:“大王子被大王抓起來了,馬上又要派人來抓你。快跟我跑吧。”

劉纓丈二和尚摸不到頭,忽然見遠處有一隊士兵朝這邊跑來。心想,不如先躲過他們,再打聽個明白。想到這裏便跟著青兒向宮外跑去。

未過多久,便有人向黎霄來報:“大王,劉纓和雪竹公主身邊的青兒一起逃出宮門去了。”

黎霄怒道:“怎麼還有雪竹?把好城門,務必將他二人捉到,此事定要問個明白。”

潘妃道:“大王,此事還用問嗎?必是他兄妹二人串通好了,設計謀害麟兒。前幾天我的侍女靈兒還看到雪竹身邊的小鈺去給大王子送去一個錦囊,而且還神神密密的。我看除了他們,也沒人這麼大膽?”

黎霄驚道:“竟有這事!”他不敢相信自己的兒女竟會自相殘殺。

此時又有人來報:“大王,劉纓和青兒二人打傷城門守兵,騎馬向城外逃去了。”

黎霄聽聽罷,大驚道:“什麼?他二人竟如此大膽?”

潘妃趁機言道:“大王,我看他二人肯定是做賊心虛、畏罪潛逃。”

黎霄無奈的點點頭,又把潘南月宣來。對他吩咐道:“務必派人將劉纓、青兒二人拿到,還有雪竹的盈輝樓派人守住,任何人沒孤王的命令不可隨意出入。”潘南月領命後,便迅速派兵以履王命。

再說劉纓隻聽說大王子被下監,大王又急切要抓他。便與青兒一口氣逃出城去。又見追兵甚急,心中不解。遂問青兒:“大王子究竟怎麼了?大王為什麼要將他收監?”

青兒道:“我也不知道究竟是怎麼回事。隻知道與行刺二王子的事有關。”

劉纓道:“難道大王懷疑是大王子刺殺二王子?不行,我們不能這麼逃,必須回去為大王子討個清白。”

青兒拉住他道:“你找死呀!若回去,豈不是自投羅網?大王寵信潘妃,潘妃早就把大王子、雪竹公主看成眼中釘。若回去,潘妃隨便找個罪名就能把你殺了。而大王子必定是大王的親生骨肉。待時間一長,大王將罪名推在我們身上,又沒足夠的證據說是大王子指使的,必然放出大王子。所以我們遠逃他鄉,說不定倒能救了大王子。”

劉纓搖搖頭道:“你這樣跟我逃走,就不怕公主怪罪嗎?”

青兒笑道:“公主是大王掌上明珠,在宮中肯定平安無事。至於我,為了自己心愛的人,何必在乎公主的怪罪?”

劉纓聽到青兒這句話,心中頓時升起一絲暖意。他將青兒輕輕摟在懷中,問道:“青兒,如果這樣,我們可能永遠回不了宮;永遠見不到大王子和雪竹公主了。”

青兒抬頭道:“是呀,公主待我情如姐妹。我這樣和你逃出來她肯定很生氣,可是回去又能怎樣?你沒見到那些追兵如狼似虎,好像要把我們吃了才罷休。深宮大內必定不是屬於我們的歸宿。也許萬事皆有始終,我也隻能祈盼公主事事如意。”

劉纓扳起青兒的頭道:“青兒,如果將來我浪跡江湖無家可歸,你還願意在我身邊嗎?”

青兒兩眼脈脈的看著他,輕聲答道:“願與你永遠在一起。”說著又將頭埋在劉纓懷裏。

劉纓撫著青兒的秀發,兩眼凝望著無際的天空。一隊大雁正排著‘一’字形向南飛去。偶爾傳來幾聲長啼,讓平靜的大地也感到了秋的涼意。兩匹馬又開始向北奔去,也許北方的秋風才是馬兒的歸宿。‘嘚!嘚!’的馬蹄聲,留在了南邦大地上。

既然已選擇離去,就不要頻頻回首;既然已浪跡天涯,有何必淚盈雙眸。殿中長歌曲會盡,千裏長路終有頭。拋棄曾經的擁有,秋風共伴儔,秋風共伴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