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雪竹見潘南月大隊人馬已經過去。便對身邊諸將道:“我在錦霞宮之時便將蠻城一帶地勢圖詳細查看過。是否還有一條山路可從越城通往蠻城?”
阮智文道:“以前是有過,而且比蠻城小路更近。若是可通不但可以偷襲蠻城,而且還可以從背後包抄蠻城小路。若真有伏兵,也可解大軍之圍。但是前幾年小路被一條河攔腰切斷,這條河名叫浴魔河。水中有劇毒,河邊草木不生,水中魚蝦不長。而且水麵還有數丈高的瘴氣,人若近前必會中毒而死。附近百姓稱此水是瘟魔沐浴之地,故而都不敢近前。若走這條路,必橫渡十餘丈寬的浴魔河,恐怕我部人馬難以通過。”
雪竹道:“我在宮中也早已聽說此河。今天到此已有渡河之法。此水之所以有瘴氣,是因附近枯木、毒蟲甚多,而水勢太緩,使毒氣沉積。但‘戶樞不蠹,流水不腐’,若讓此水暢流片刻,此河可渡。”
隨後向阮智武道:“你速領三百人帶上鐵鍬、鐵鎬在河的下遊找到低窪之地,挖一渠道,然後掘開河堤,令水暢流。半個時辰之內必須完成!”智武領令便走。
又向阮智文道:“你再領五百人馬,緊隨其後。待水暢流之時,砍一些茂葉樹枝扔到水中可蓋住瘴氣。速搭一浮橋,與阮智武合兵一處去包抄蠻城小路。若有伏兵,待潘南月人馬到時,可在賊兵背後放火、擂鼓。與潘南月裏外夾攻,賊兵可破。”
智文道:“但恐潘南月先中埋伏,如何是好?”
雪竹道:“潘南月人馬眾多,行軍必然遲緩。你可速去!”阮智文領令而去。
然後對青兒、小蝶、小鈺道:“你三人與我領剩餘人馬也從浴魔河通過,若見蠻城小路火起。便速攻蠻城。”
青兒道:“公主,我們還剩三百人馬,怎麼奪取蠻城?”
雪竹笑道:“不必多問,我自有妙計破城!”隨後,領兵向浴魔河方向前去。
潘南月領數萬大軍,行至蠻城小路時,見小路兩邊林木茂盛、毫無動靜。便對部下史將官笑道:“都說此處有伏兵,我偏不信,結果正如我所言。為將者應當機立斷,如遇事畏首畏尾,大事難成!”
“將軍足智多謀,蠻城今日可破!此乃將軍大功一件呀。”史將官諂諛道。
潘南月聽此言更加得意,心想:“都說我不會帶兵,今天我就親自拿下蠻城,讓那些人看看。”想到這裏,便令大軍速行,後軍跟上。哪知此令剛下,小路兩側就是一陣炮響,頓時伏兵四起。
董檜、莫忠策馬迎頭趕來,衝潘南月道:“平南大將軍,我們在此恭候多時了。沒想到你這條大魚終於上鉤了。”說罷哈哈大笑。
潘南月見已中計,驚的伏在馬背上,口不能言。旁邊史將官見勢不好,忙下令後撤。可南軍後隊已被賊兵事先埋伏的戰象衝垮,頓時隊伍大亂。董檜又將令旗一揮,兩側伏兵剛要衝下來。哪知背後卻燃起大火,緊接著一陣鼓響,阮智文、阮智武已領數百名禁衛隊將士衝殺過來。董檜頓時一頭霧水,賊兵以為天兵下降,正不知如何是好,卻被禁衛軍殺的屍橫遍野、潰不成軍。史將官見有自己人前來救援,心中大喜,遂保護潘南月向回逃去。董檜見此,哪裏肯放,與莫忠二人縱馬追去。史將官隻得回頭來抵住二賊。槍挑、刀砍,未出三十回合,史將官就被莫忠一刀劈於馬下。潘南月見此,頓時嚇呆了。
莫忠正要來擒潘南月,卻有一將衝殺過來,喊道:“狂賊,休傷潘將軍!”
莫忠一見正是阮智武,大喝一聲,便用刀劈去。智武也揮起大刀,與莫忠戰在一處。阮智文也抵住董檜,兩軍廝殺,好不慘烈。潘南月見此正要回逃,智武已殺退莫忠來到他身邊,道:“將軍,此時不能退兵,應向前殺!”
潘南月顫栗道:“好,好,全軍將士都聽阮將軍指揮。”
阮智武來到一高地,向後喊道:“弟兄們?伏兵已被我們殺退,都向前衝呀!”話音剛落,南邦將士如潮水般的向前衝去。那些戰象見到此種場麵,紛紛往回跑去。叛軍被踩死、撞傷者不計其數。
董檜、莫忠見此情景,忙命部分人馬斷後,自己卻往蠻城逃去。哪知來到蠻城城門前,見城門緊關。城樓之上遍插南軍旗幟,禁衛隊將士早已在城樓上搭弓架弩。
一位女子身穿素裳、頭戴紗笠,端坐城樓之上撫琴而歌,歌曰:“人間花色春風揚,舉世升平舞霞裳。豺狼無端擾太平,唳風碎波可堪傷。排山英雄撲頑火,倒海誌士掃蒼茫。女兒淚,未空流。百姓苦,痛斷腸。淘盡惡水,鰍鱔何處藏?鰍鱔何處藏?”
董檜聽得琴音錚錚、如箭刺耳。忙問莫忠:“此女子是什麼人?”
莫忠道:“我追趕阮氏兄弟的時候,碰上的就是禁衛隊。當時以為隻有一千人馬,也沒有防備。沒想到卻被他們占了蠻城。如果沒猜錯的話,此人正是黎霄的掌上明珠‘天慧公主’,名喚雪竹。此人聰慧過人,沒想到還如此精通兵法?”
董檜看了看城樓,又對莫忠道:“如今蠻城難以奪回,後麵又有大軍掩殺。我們不如殺出重圍,投奔梅城主。這樣可留得青山,容日後再報今日之仇。”
莫忠點頭道:“也隻有如此了。”
哪知正要逃時,阮智文、阮智武已率大軍殺了過來。城上雪竹見此,便命青兒等人領兵出城,捉拿二賊。二賊見已被南軍團團圍住,正要率領餘部奮力死殺。城上雪竹命人喊道:“城下的叛軍聽了!你們受梅雲夢蠱惑,才獲下今天犯上之罪。公主仁慈,不忍心殺你們!若願投降,一起攻打梅雲夢,戴罪立功。不但不處罰你們,如有功勞,還可封官晉爵!”
城下數千賊兵聽到此話紛紛放下兵器跪地求饒。董檜、莫忠見事已如此,不敢反抗。遂被阮智武命人綁了押進城去。
雪竹令阮智文帶三千兵馬留守蠻城、安撫城中百姓,便領大軍轉回越城。路上阮智武為雪竹公主隻靠三百餘人奪下蠻城之事而感到奇怪,便向青兒等人詢問。原來雪竹渡過浴魔河後,不久見蠻城小路方向火起,便領手下僅有的三百人馬直奔蠻城方向。當時蠻城尚有千餘叛兵守城。雪竹便讓青兒幾個帶兵埋伏在後麵,自己一人騎馬來到城門前,隻說家鄉遭兵亂,要到城中投奔親戚。城上守兵頭目見隻有一個女子,而且生的十分美貌,便起了邪念。遂打開城門,帶幾十兵士出城來迎雪竹。雪竹見有兵馬,佯裝害怕,打馬向回逃去。那守城頭目哪裏肯放,領兵緊緊追趕。青兒等人卻從旁邊殺出,沒費多大功夫就擒住了那守城頭目,並挾持他奪下城門。雪竹入城後,又對那些守城之兵道,董檜、莫忠已經自身難保。要想活命,就老老實實呆在城裏。再加上禁衛隊的威武,那些人哪敢再生別念。阮智武等人聽罷,對雪竹公主的大智大勇更加敬佩。回到越城,雪竹任命智武領三千兵馬駐留。傳令大軍休整三日即班兵回師。越、蠻兩處百姓聽說叛賊已被掃滅,家家張燈結彩好不歡喜。又聽說是南邦國的天慧公主親自帶兵擒獲了賊首。一時對雪竹的讚譽之聲如潮而至。雪竹見越、蠻兩城斷壁殘垣、大片土地荒蕪。便貼出告示,朝廷將免去兩城百姓三年賦稅,並鼓勵百姓重建家園。百姓見此告示,奔走相告,傳天慧公主聖德。
再說董檜、莫忠二人遭擒。知道自己若被押到如意城必死無疑,時時想著逃跑。這天晚上,見監守之人已經睡著,便倚著牆角磨斷繩索。監守之人聽到動靜醒來,剛要喊出卻被二人掐住喉嚨,沒多久就斷氣了。
莫忠道:“兄長,你不說越城中有條暗道嗎?我們趕快逃出城去吧。”
董檜道:“若這樣如喪家之犬的去投奔梅雲夢,將來我二人如何抬起頭來?”
莫忠不解道:“那兄長的意思是?”
董檜壓低聲音道:“劫持雪竹公主,可勝過奪下十座城池。”
莫忠道:“萬一打草驚蛇怎麼辦?”
董檜笑道:“即便不成,也無妨。越城之中的路徑我最熟,萬一被發現,我自有辦法逃走。”
莫忠拿起監守兵的兵器,奸笑道:“即如此,我二人就來個順手牽羊吧。”說罷,二人乘著夜色,直向雪竹的住處奔去。
雪竹正在屋中秉燭夜讀,旁邊小鈺道:“公主,這麼晚了,該歇息了。”
雪竹道:“小鈺,我還不困,你先睡吧。”
小鈺見雪竹不肯睡,便道:“小鈺也不困,不如陪著公主。”
雪竹笑道:“好呀,你過來,看看這本詩書。上麵有幾句寫的很好。”小
鈺把頭湊過去,順著雪竹手指的方向念道:“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雪竹道:“怎麼樣?小鈺你知道這句詩是什麼意思嗎?”
小鈺笑道:“當然知道,這是一句很有名的唐詩。莫非公主又想念他了。”
雪竹羞紅了臉道:“你怎麼這麼壞!和你談詩,你提段紫雲幹什麼?”
小鈺戲道:“公主,我可隻是說的‘他’,公主卻自己說出段紫雲來。可見是心有靈犀呀。”
雪竹用書輕拍了小鈺的頭一下,生氣道:“鬼丫頭,你在這樣,我可要真生氣了。”
“是,公主。小鈺再也不敢了。”小鈺乖巧的回答著便起身給雪竹倒水。忽然間發現那把瑤琴,便問道:“公主,你在宮中時說這把瑤琴隨身帶著會大有用處,可公主在軍中也隻是彈彈偶爾而已。並沒有怎麼大用呀?”
雪竹笑道:“小鈺,這把瑤琴是母後的遺物。母後在世的時候曾說,做一個智者要像這把瑤琴一樣,靜則如止水,動則起翠音。這把瑤琴擺在案頭上,雖然不移絲毫,但發出的聲卻能傳進許多人的耳朵。”
小鈺略有所悟,道:“就像公主,雖然不像我們一樣去與賊兵拚殺。但略動心弦,便能想出好的計策來,就像這把琴能彈出好的音調來一樣。”
雪竹點點頭,用手撫了撫那把瑤琴,說道:“我將這把瑤琴帶在身邊的目的就是告誡自己,凡事多用心去想,就一定可以做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