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聲名顯赫時,淡定者會守之以斂藏(3 / 3)

不管是做什麼事情都不要鋒芒畢露,適當表現一下,稍微露一下鋒芒,可以給身邊的人留下一個良好的印象;但是一定要把握好這個度,為人處事不可做得太絕。在工作中不要急於向上司提意見,千萬不可越位。讓上司、同事消除對你的戒心,要懂得先保護自己,收斂銳氣等待時機,切忌以自我為中心。

雖說表現自己的才華也沒什麼錯。尤其是在現代社會,充分發揮自己潛能,表現出自己的才能和優勢,是適應市場競爭的必然選擇。但是,表現自己要分場合、分方式。盡量不要讓你的表現看上去矯揉造作,好像是專門做給別人看似的。特別是在眾多同事麵前,隻有你一個人表現得特殊、積極,往往會被人認為是故意推銷自己,這樣做常常會得不償失。

※深藏不露,大智所向※

古人雲:“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堆出於岸,流必湍之;行高於人,眾必非之。”俗話說:“槍打出頭鳥。”說的都是這個道理,所以聰明人一定要懂得韜光養晦、深藏不露,以此明哲保身。

我們中國人內斂含蓄,喜怒不形於色,認為“深藏不露”是一種本事。於是,《潛伏》《暗算》等影視劇頗受人們的歡迎,有人甚至以此為喻,提出了職場“潛伏心理學”的說法。

常言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不管是工作中還是生活中免不了要有人際矛盾和利益紛爭,一個人若是鋒芒過於顯露,不小心觸犯了別人的利益,很可能樹敵,對自己日後不利。特別是剛到一個新環境時,對那裏的人和事都缺乏了解,此時最要緊的是多觀察、摸清其中的人際脈絡。因此,務必做到謹言慎行,若是盲目陷入利益紛爭,必然會羈絆你以後的發展。

深藏不露並不是要你去壓抑自己。相反,這是個人蓄積力量和韜光養晦的絕佳時機。所以,深藏不露的你,應該把自己的心態擺正、積極學習,充實個人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為將來適時展示自己的才能,承擔更大的責任做好充分的準備。如果你一味地“潛伏”,總是默默無聞,不僅埋沒個人才幹,而且會影響長遠的職業發展。所以,在關鍵的時刻,比如項目遇到難點、單位發展的轉折點時,你一定要像電視劇中的李雲龍那樣及時“亮劍”,果斷施展特長、嶄露頭角。這個時候出手,將會為你贏得廣泛的人心,為你今後的發展打下一個良好的鋪墊。

古人雲:“鷹立如睡,虎行似病。”這正是它們攫鳥噬人的法術。因此,你要聰明不露,才華不逞,才有永遠前進的力量。老子所說的“藏巧於拙,用晦而明”這句話大概蘊含的就是這麼一個含義。

通常說來,人性都是喜歡正直厚道而厭惡投機取巧的,而誌存高遠的人,要達到自己的目的,沒有善巧方便,又絕對不行,尤其是當他所處的環境並不盡如人意時,那就更要既能善巧方便,又不能為人所厭惡,所以就有了鷹立如睡、虎行似病、藏巧用晦的各種方法。

個性是每個人都必備的品格之一,人有個性才有魅力。個性表現得越充分,個人的魅力就越大。個性的形成,既有先天的因素(父母的遺傳),也有後天的因素(學習、教育、訓練)。但是,如果你不分場合地張揚自己的個性,對人並非有益,尤其是在現代這個社會中,其危害更是深不可測。因此,韜光養晦就顯得十分重要了。

一個人隻有具備了很強的自我控製能力,他才能夠做到韜光養晦,能夠像雲霧繚繞的山峰一樣兀立於世人的視線內,讓人摸不透其深淺,卻又不可小覷其宏偉、高大,其強大的威懾力使小人繞道而行。想要做一件什麼事情的時候,千萬不要輕易講出,等到事情成熟之後再公之於眾。

古人雲:“直木先伐,甘井先竭。”修築房屋,一般選用挺直的樹木來砍伐;水井也是湧出甘甜井水者先幹涸。那些才華橫溢、鋒芒太露的人,雖然短時間內容易受到重用與提拔,可是也容易遭人暗算。大凡聰明之人都懂得如何去保護自己。

上古時期有一種很會鼓動翅膀的鳥,與別的鳥相比看不出有什麼特別之處。別的鳥飛,它也跟著飛。傍晚歸巢,它也跟著歸巢。隊伍前進時它從不搶到前麵,後退時也絕不落在後麵。吃東西時不搶食、不脫隊,因此,它很少受到其他鳥的威脅。它所奉行的就是明哲保身術。從表麵上看來,這種生存方式顯得有些保守迂腐,但是仔細想想,這樣做也許是最可取的。做任何事情都要預先給自己留條退路,不過分炫耀自己的才能,也不過於埋沒自己的才能,這種人才不會犯致命性的錯誤。這種明哲保身術在現代社會裏,是一種看似平庸,但是卻能按自己的方式生存的藝術。

“周公因謗而離朝,韓信遭誹受竹刀。”於是,避招風雨就成了一些仁人誌士處世的法寶之一。

一個真正聰明的人,本來應該保持謙恭有禮、不露鋒芒的低姿態,可是很多人反而誇耀自己的本領高強,這種人表麵看來很聰明,其實他的言行跟無知的人並沒什麼兩樣,那他的事業又怎麼能夠走向頂峰呢?實際上,這種人不僅事業會失敗,有時連自己的小命都會葬送掉。

龍可以說是天地之間威力無邊的動物了,但龍如此強大,還是會經常地隱藏自己。所以龍在日常的活動中,能夠根據實際情況可大可小,能升能隱:大則興雲吐霧,小則隱介藏形;升則飛騰於宇宙之間,隱則潛伏於波濤之內。這其實就是韜光養晦之計。

韜光養晦是在自己力量尚不足,羽翼尚未豐,戰機尚未到時,隱瞞自己的真實意圖,減少將來對手現在對自己的發現和謀害,從而保全自己,以待今後再戰的計謀。

如果你不懂得韜光養晦,事事都想極力表現自己,鋒芒太露,注定不會有好的下場,看看下麵這個故事你就知道了。

趙飛畢業於上海某大學金融專業,畢業之後到一家大型國營企業擔任銷售助理一職,試用期6個月。

趙飛自從畢業以後就和這家國營企業簽訂了試用期合同,銷售助理這個職位讓他覺得能夠完全發揮自己的能力。在業務方麵,趙飛做得十分出色,一次業務談判連老總都對他刮目相看。但令人意外的是,6個月試用期結束時,公司人事部門卻委婉地告訴他:“‘五一’長假結束後,你不用來公司報到了。”

“現在想想,可能是因為自己表現太好了,有些人際關係的問題沒有注意,反而丟了工作。”丟掉工作後的趙飛向朋友說起這件事時隻能這樣苦笑。當時,通過層層麵試進入單位,趙飛自然想好好表現一番,但是過猶不及。事後才知道,單位領導和同事對他的能力沒有任何疑義,但是對於他的綜合表現給予了四字評價——“鋒芒太露”。總想著要好好表現自己,不注意處理人際關係,對於前輩同事也不夠尊重,這些都是趙飛的致命傷。更讓領導和同事難以接受的是,對於他們的一些錯誤,以及單位某些製度上的不健全,趙飛都會毫不保留地提出來,不留絲毫的情麵。

對於自己的意外出局,趙飛無奈地表示,可能是自己對社會關係的處理還沒有弄明白,想把事情做好結果卻適得其反。“就拿那次談判來說,我確實完成得很好,但是後來覺得有些越俎代庖了。其實我隻不過是個銷售助理,很多事情還是應該讓銷售經理來處理和決定,我當時沒有意識到。後來老總表揚了我,反而讓我們經理臉上難看了。”雖然滿肚子委屈,但趙飛也無可奈何,隻得接受被踢出局這個事實。

或許通過這樣的教訓,趙飛以後會知道收斂自己的鋒芒,畢竟,鋒芒太露是會遭人嫉妒的。

總之,無論是在職場,還是在生活中,都要學會掩藏自己的鋒芒,低調做人,學會深沉,學會深藏不露。隻有這樣,你在人生的道路上才會少一些嫉妒的目光,少一些故意的陷害,才會多一些順利,多一些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