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七六章 【破局】(2 / 2)

最後的最後,可別忘了此時黃傑早就狂性大發的早就將連雲島直通遼陽,連接沿途三座城池、八座菱堡的道路給拓寬改造成了八車道的高速公路。

至此,你讓金軍來劫個道試試?

所以,宗望如今在遼陽的狀態就是:劫道沒意義,又不敢攻城,更不敢讓黃傑來攻,走也不能走,呆著耗日子又沒勁,那麼也就隻能和談了!

當然宗望也不是沒籌劃過分兵攻宋的事情,他如今手上大軍有四十來萬,可稱精銳的戰兵十五有餘,其餘雖然都是炮灰一般簽軍,不過解送到遼陽之後多少也進行了必要的軍事訓練,也慢慢給他們攢齊了裝備,雖然素質比不上所謂的正規軍,但至少要比平時胡亂抓來送死的炮灰要強。

可是,如何分兵、分多少兵、強弱如何構成這個問題可就不好掌握了。如今得勝關(山海關)、古北口這些燕地入宋的重要關口已經易手,且坐鎮的還是大宋軍神一般的老將種師道,所以去的人少了沒價值,去的人多了又會造成遼陽空虛讓黃傑有了可乘之機。

此外,雖然大同府尚在金國控製之中,但雁門關、府穀、代州一線也有折家軍鎮守,怕也沒什麼間隙可尋。至於再往西的西夏,似乎如今瞧著黃傑一刀紮在了大金的腰腹之中,也望風而喜,蠢蠢欲動,借道什麼的就想也不要多想了。

卻也說,宗望將眼前形勢與吳乞買細細說道一番,吳乞買雖不是軍神,可身為大金國主又豈能不知兵事,倒也明白宗望分析得一點不差,就眼下而言與宋媾和雖然不是什麼唯一的出路,卻也是一個緩解局勢的好辦法。

方才宗望就說了,黃傑雖然不善用兵(指黃傑從來不揮軍野戰或尋機決戰,而是喜歡躲在城中當縮頭烏龜),卻極善用器和用勢。這裏說的用器,也就是指他的戰車和菱堡戰術,以及床弩、毒氣彈還有雷神火炮之內的武器,而用勢則是指他突然冷不防的先來個背後一刀,搞搶灘登陸突入遼東,隨後又陳兵遼陽擺出一副隨時“直搗黃龍”的姿態,使得金國不得不拚盡全力也陳兵於此和他對峙。

可是,黃傑在遼陽屯兵數十萬沒關係,有背後富饒的大宋養活,隻要糧道守得穩當,自然有糧草、物資、軍械遠遠不斷輸送進來。

但對於金軍來說,金國就蛋疼了!

這金軍本來就是一支不事生產,專門靠搶劫為生的軍隊,你讓他跑起來、動起來,不斷的劫掠、不斷的打草穀、不斷的攻城略地,就可以讓它不斷的新陳代謝,日益壯大,可你要說把它緊固於一地,天天不跑馬、不疾馳,很快它就會廢掉。

而且,以金人隻會劫掠不事生產的尿性,這大半年的對峙下來,國力的消耗更是不可計數(估計應該是算不過來,不知道怎麼去算),這也才發現好像不議和的話,似乎也沒什麼打破局麵的好辦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