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七章 【和談】(2 / 2)

而他卻帶著青禾並孫七娘夫婦和神鷹衛小娘連夜又趕回了遼陽,畢竟與金國的約戰之事他可萬萬不敢缺席,怕的就是宗望等人若是見不著他,被嚇著了可就不好。

卻說次日一早帥帳例會,黃傑召了眾將議事,謀劃明日出戰如何排兵布陣之事,不久諸事議畢,黃傑喝退眾將之後,卻是留下了折可適、楊可世、種萱、折月美、嶽飛等人又開密會,商議討論的乃是“和談”之事。

這所謂和談,自然不是黃傑不想打仗要跟金國和談,而是如今宋廷內外以及朝野之中非議之聲開始甚囂塵上,尤其是鄭太後違例違理將趙福金這位名義上尚有些瑕疵的所謂長公主給封為“晉王”之後,朝野之中便也物議叢生。

甚至,便是以李綱、李邦彥和吳敏等人的聲望也壓不住朝野之間的議論,因此在經過他們的多番商議之後,得出的折中辦法就是和談,並且還得是派秦檜來代表朝廷與金國和談。

當然,說起這事也有一個笑點,那就是雖然朝野之中都知道如今在高麗混得風生水起的秦檜原本就是黃傑設法弄去高麗做的國使,可偏偏朝野眾人就是要把秦檜看作是士大夫階級的代言人,而不把他看成是黃傑的。

於是,正在瞧著黃傑屯駐大軍於遼陽這都快半年的時間,可就是不與金國開戰的這麼一個情況下,幾經活動之下這才逼迫宋廷派了人去將秦檜替換,然後讓他前往遼陽主持和談。

隻是,黃傑對此早就得了消息,也就在秦檜從東京出發之後,掐著時間便與宗望開了戰。

開什麼玩笑,也不想想黃傑做了這許多準備,就是要把金國破滅,使大宋金甌得全,如何會與吳乞買搞什麼和談。

不過,這所謂“和談”既要陽奉陰違,也不能公開駁了國中朝野的麵子,所以談該是要談的,隻是如何談、談多久、談什麼條件也就值得商榷了,當然秦檜是自己人這事也一定要瞞住,總得把“雙簧”唱漂亮了!

而宗望那邊,接連兩場邀戰都不曾得利,對於金軍的士氣而言,自然是受挫頗深。可是此時此刻,不論是宗望還是宗弼,又或是在後方搞運籌帷幄的吳乞買,卻都是既“感動”又“不敢動”。

所謂的“感動”,並不是說黃傑這般死賴在遼陽,不曾讓宋軍來個直線平推挺進金國腹地,又或放出部隊搞八麵開花禍亂金國的做法讓他們“感動”,而是黃傑這般聚集數十萬大軍守在遼陽,宛若一把瞄準了致命要害卻偏偏懸而不發的利箭,這等以不動策應萬變的架勢,讓金國上下都“感到十分的被動”!

而至於“不敢動”,便是這般城牆攻防之戰,可謂是把金軍的優勢機動性給完全的抹殺,但即便明知如此,宗望也萬萬不敢涉險把部隊放出去尋找什麼戰機,因為他百分百的確信,隻要他敢把部隊調走,黃傑就敢向北攻城,一旦攔不住黃傑攻勢隻怕國朝的敗亡就在旬日之間。

那麼,此時此刻唯一能做的,就是跟黃傑耗時間、耗人命、耗糧草、耗國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