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九章 【出陣】(1 / 2)

與此同時,戰陣之中的郭藥師等人,也正是最為苦不堪言的時候。

其實縱觀郭藥師的生平履曆,也不難瞧出這人根本就是個野路子出身,按照後世的門道,也就是個正兒八經的“海清”。

所謂“海清”,也就是江湖上,把沒有門戶、沒拜過師的藝人稱作“海青腿兒”。

這郭藥師,本渤海鐵州人,遼天祚帝天慶六年(1116年),渤海人高永昌殺遼東京留守蕭保先,自稱大渤海國皇帝,改元應順,占領了遼東五十餘州。

天祚帝派宰相張琳討伐,在沈州為支援高永昌的女真兵所敗。於是天祚帝授燕王耶律淳為都元帥,招募遼東饑民,取報怨於女真之意,謂之“怨軍“,分為前宜營、後宜營、前錦營、後錦營、乾營、顯營、乾顯大營、岩州營共八營28000人,郭藥師就是其中的一位首領。

從此,郭藥師就登上了曆史舞台,所以他說來說去就是個出身饑民的“海青腿兒”。

由於出身論在此時也還是社會主流,所以僅從郭藥師的出身就能猜到他絕對不可能從小就接受什麼軍事理論的熏陶,論水平也就跟什麼農民起義軍的首領差不了太多。因此,就算郭藥師能認出宋軍擺的是“平戎萬全陣”的變陣,知道這陣中有八門,可當他親自率軍入陣之後,看著陣中宋軍整齊劃一的架勢、四通八達好似迷宮的人肉陣牆,頓時也是懵了逼。

入陣之後,郭藥師一開始倒也揮軍直入,順著宋軍盾牌手構成的盾牆通道往陣中由幾輛戰車組成的看似陣眼(也即陣法的指揮中樞)的方向衝殺,然而不論他怎麼走,都無法向陣眼靠近,轉了兩圈也就發現自己實際上就是在盾陣當中打轉。

然而,見突擊陣眼不可行後,郭藥師又下令轉身尋找宋軍盾陣薄弱處突擊,可突來突去,每每叫他來看應該是薄弱之處的地方,隻要一率軍撲上去,宋軍的盾陣瞬間就會變陣,立時就變成了銅牆鐵壁一般。

來往幾次,他手下的一千騎兵折損就超過了兩成,且叫人憤恨的是,宋軍的盾陣是典型的盾矛弩三疊陣,以盾為壁壘,以矛為棘林,以神臂弓遠擊殺敵,這本來兩軍對壘,這殺敵的方式倒也不需分出什麼高低,隻要能殺傷敵人就是好手段。

可宋軍的行為叫郭藥師看來太過賴皮,因為宋軍居然專門派出神臂弓趴在地上射馬足。要知道郭藥師領的一千人馬也算是他軍中的親衛精銳,人人著甲不說,戰馬也是勉強都披上了一層皮甲的,加上人皆持盾,防護能力倒也不錯。可即便如此,這戰馬的馬甲也就僅能遮護頭頸、後背、身腹、大腿這些部位,小腿以下還是遮護不住。

結果,這邊成了宋軍尋著的破綻,一時間金軍的戰馬紛紛中箭,馬兒吃不住疼痛倒地後,背上的騎兵就算不被摔死,也往往被摔得天旋地轉,還沒回過神來就被宋軍俘獲了去。

便也說,郭藥師入陣不過喝上兩盞茶的功夫,也就瞧著自己的隊伍越來越瘦,粗略一點算,居然僅剩下了六百餘騎,戰損超過了三層。

愕然中,郭藥師領隊順著一條盾牆胡同來到了戰陣的東南角一處三岔口上,一麵命手下的士兵蝟集結陣,一邊命人吹向了集結的號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