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是金軍右側的騎陣士兵智商普遍較高,還是瞧著左側騎陣的倒黴模樣後火速充值了智商,折家軍發射的第二波箭雨建功反不如前,並且隨著折家軍的變陣,瞧著金軍陣中嚎嘯連連,接著金軍原本“oOo”的陣型迅速也各自分離,成為“OooO”的模樣。
五十步的距離,對於提起了速度並發起衝鋒的騎兵而言也就是幾個眨眼的功夫,便也瞧見千騎折家軍分作三路,直如“O↑o↑o↑O”的樣子衝進了金軍陣中,展開了肉搏。
槍刺、矛捅、箭射,騎兵最大的威力就是對步兵造成的衝擊踹陣和連人帶馬如同肉山一般給人帶來的壓迫感,實際上隻要步兵一不膽怯,二懂得使用有效的戰術和技能,步兵克製起騎兵倒也輕鬆。
至於騎兵對騎兵,說好聽點是勇氣與力量的較量,說難聽點就是一場爛仗!
就說此時,折家軍全體上下,不論是之前持盾遮護的左右兩軍,還是持弓發射的中軍,都已經各自收起盾牌和騎弓,從馬鞍下的得勝鉤上取出了槍矛,排著如箭頭一般的隊伍,直直衝入金軍的陣中,瞅準了機會後要麼就是一招被稱之為“仙人指路”的穿刺,要麼就是一招被稱為“橫掃千軍”的劈擊。
有運氣好的,刺出的時機剛剛好一下便將槍矛捅進了敵人的身軀,要麼是借助衝擊力直接將敵人推下馬去借機抽出兵器,要麼敵人在受創之下反手捉住了兵刃,這時便要果斷脫手放了兵器,抽出備用的長兵或短刃再戰。
也有運氣不好的,要麼沒刺中,要麼就是橫掃時被敵人把兵器架開或者鉤住,這時能給他的選擇倒也不多,一個是丟了兵器跑回隊伍中躲避,另一個就是舍身撲上去給隊友製造殺敵的機會。
一時間,刀槍碰擊之聲和廝殺呐喊聲響徹雲霄,一千著紅甲紅披風的折家軍宛若三股紅色的洪流,在直直紮入金軍陣型後便如三條遊龍在戰場中穿梭遊走,而一千金軍鐵浮屠也十分靈活的再次混合成了三個黑黃色相間的圓陣防守反擊,就見得遊龍每一次貼近圓陣穿過,必然會帶來一道道血光四濺的痕跡。
在不斷的碰擊和穿梭中,紅色遊龍的身子開始慢慢變細,而圓陣的身子如被紮破的氣球般也不斷破損收縮。
最終,莫約也就是過了差不多一盞茶的時間不到,金軍位於左側的輕騎圓陣首先抵抗不住,再也不能結成圓陣抗擊,瞬間被一股紅色的騎兵洪流踹破後消弭與無形,跟著右側的騎陣見勢不妙,旋即憑死往中間的中軍主陣靠了過去和二為一。
到此,這什麼盤龍陣,便也算是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