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剛去美國的人,詳細敘述了她在那裏的生活情況。她在那兒,沒有什麼社交生活,難得去看朋友,可能是因為她初到異境,認識的朋友不多,但後來聽說,其他的人也一樣。她每星期工作五天,星期六和禮拜天都去了郊外,這是一種家庭式的生活。就是說,要去郊外,就跟自己的家人去。她不能利用假期去探望朋友,因為一到假期,誰都不在家。也不可能利用下班後的時間去看朋友,因為交通太擠。但她常常和朋友通電話,這是她唯一可以應酬朋友的方法,她無事也打電話,哪怕是寒暄幾句,或者講些無關緊要的事。但有起事情來,朋友會立刻聚在一起的,哪怕是很棘手的問題,在美國的朋友也會盡心盡力地去幫她。
在現代繁忙的工作生活中,有事之時找朋友,人皆有之,無事之時找朋友,變得越來越少。也許你會有這樣的經驗:當你麵臨一個困難,你認為某人可以幫你解決,你本想馬上找他,但你後來想一想,過去有許多時候,本來應該去看他的,結果你都沒有去,現在有求於人就去找他,會不會太唐突了,甚至因為太唐突而遭到他的拒絕。在這種情形之下,你不免有些後悔“閑時不燒香”了。
有一本書教導那些有心在仕途上有所作為的人,必須起碼搜集20個將來最有可能做總理的人的資料,並把它背得爛熟,然後有規律地,按時去拜訪這些人,和他們保持較好的關係,這樣,當這些人之中的任何一個當起總理來,自然就容易記起你來。也許你會認為這種手段看起來不大高明,但是非常合乎現實的。
一本政治家的回憶錄中提到:一位被委任組閣的人受命伊始,心情很是焦慮。因為一個政府的內閣起碼有七八名閣員,如何去物色這麼多的人去適合自己?這的確是一件難事,因為被選的人除了有適當的才能、經驗之外,最要緊的一點,就是“和自己有些交情”。
事態的發展都是雙麵性的。要和別人有交情才容易得人賞識,不然的話,任你有登天本事,別人也很少會知道。現代人生活忙忙碌碌,沒有時間進行過多的應酬,日子一長,許多原本牢靠的關係就會變得鬆懈,朋友之間逐漸互相淡漠。這是很可惜的。希望大家珍惜人與人之間寶貴的緣分,即使再忙,也別忘了溝通感情。否則,“急時抱佛腳”,關鍵時刻找人幫忙不免會後悔。
突然的熱情背後必有所圖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碰到突然升高熱度的友情,隻有冷靜對待,保持距離,才不會被燙著。
如果你和某人隻是普通朋友,談不上交情;如果你和某人曾是好友,但有一段時間未聯絡,感情已經淡了,而這樣的人突然對你熱情起來,那麼你應該有所警覺,因為這種行為表示他可能對你有所企圖。之所以用“可能”這兩個字,是為了對這樣的行為保持一份客觀,避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誤解對方的好意。因為人是有感情的動物,他有可能在一夜之間,因為你的言行而對你產生了好感。不過這種情形不會太多,而你也要盡量避免這種聯想,碰到突然升高熱度的友情,要冷靜待之,保持距離。
要分析這種“友情”是否含有“企圖”並不難,首先是看看自己目前的狀況,是否握有資源,例如有權有勢?如果是,那麼這個人有可能對你有企圖,想通過你得到一些好處;如果你無權也無勢,但是有錢,那麼這個人也有可能會向你借錢,甚至騙錢;如果你無權無勢又無錢,沒什麼好讓別人求的,那麼這突然升高熱度的友情基本上沒有危險——但也有可能“項莊舞劍,意在沛公”是想利用你這個人來幫他做些事,或是重點在你的親戚、朋友、家人,而你隻是他過河的踏腳石。
從自己本身的狀況檢查這突然升高熱度的友情真的沒有“危險”之後,你的態度仍要有所保留,因為這隻是你的主觀認定,並不一定正確,所以麵對這突然升高熱度的友情,你要做到以下幾點:
1. 不推不迎,收放自如
“不推”是不回絕對方的“好意”,就算你已經看出對方的企圖也不要立即回絕,否則很可能立即得罪人;但也不可迫不及待似的迎上去,因為這會讓你抽身不得,抽了身又得罪對方,把自己變得很被動。不推不迎就好比男女談戀愛,回應得太熱烈,有時會讓自己迷失,若突然斬斷“情絲”,則會惹惱對方。
2. 冷眼以觀
“冷眼”是指不動情,因為一動情就會失去判斷的準確性,此時不如冷靜地觀看他到底在玩什麼把戲,並且做好防禦,避免措手不及。一般來說,對方若對你有所圖,都會在一段時間之後就“圖窮匕現”,顯現他的真目的,他不會跟你長時間耗下去的。
3. 投桃報李
對這種友情,你要“禮尚往來”,他請你吃飯,你送他禮物;他幫你忙,你也要有所回報,否則他若真的對你有所圖,你會“吃人嘴軟,拿人手短”,被他牢牢地控製住。想要臨事脫逃,恐怕沒那麼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