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開發李白文化旅遊資源,促進我國旅遊業的發展(3 / 3)

總之,不論屬於哪一類李白旅遊資源,都亟待開發或進一步開發。對開發李白旅遊資源提出以下建議:

1.規劃“李白之旅”旅遊線路。旅遊資源開發的首要原則是獨特性原則,著名的旅遊景區都是以其獨具的氣質和特色而吸引天下遊客的。“人無我有”,唯我獨具的景觀對旅遊者的吸引力最大。例如江油的李白之旅,就有獨特性,李白的誕生處隻有一個,這就是四川省江油市青蓮鎮,李白青年時隱居讀書處隻有一個,這就是江油市大康鎮的大匡山,雖有人因慕李白之名對此兩處爭奪,但客觀曆史事實是改不了的,我們要理直氣壯開發李白故裏的旅遊資源,充分發揮唯我獨具的優勢。李白在四川留下的遺跡有數十處,有關傳說有數十則,李白的蜀中詩及懷念蜀中的詩有數十首,這些旅遊資源開發出來完全可以形成“李白之旅”,以江油李白紀念館為“李白之旅”的核心。以青蓮鎮李白故裏,大匡山、戴天山、百彙溪為重點,輻射周圍縣市,包括綿陽李杜祠、三台長平山、梓潼五婦山、涪江峽穀、平武南壩鎮、北川禹穴溝各景點連點成線,綜合開發。“李白之旅”的線路規劃,可請研究李白的專家參加,對李白遺跡進行考證,增強旅遊資源開發的科學性。根據旅遊資源開發的綜合性原則,在開發李白旅遊資源,突出自己的重點的同時,也要結合開發其他類型旅遊資源,如“三國之旅”,民族風情之旅等,以滿足旅遊者更廣泛的需求。“李白之旅”還要和已經成旅遊熱點九寨、黃龍、峨眉山聯合起來,共同開發,共促繁榮。

2.多方籌集資金,加快旅遊基礎設施的建設。把李白旅遊資源轉化為旅遊商品,需要大量資金,僅靠政府投資顯然不行,可以吸引外部資金。恢複李白旅遊景點,建設旅遊服務設施和旅遊基礎設施如商店、旅館、道路等,使之有能力接待旅遊者,其投入必然能很快回收。

3.加強宣傳,把“李白之旅”推向世界旅遊市場。舉辦國際李白文化節,召開國際性學術討論會,編印圖文並茂的“李白之旅”的宣傳品,製作“李白之旅”光盤,通過電視轉播,或在各大城市設“李白之旅”宣傳櫥窗,張貼廣告,請國內外記者、旅行批發商來訪問等方式。此外,互聯網是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利用互聯網,可以起到傳統媒介無法企及的作用。1999年5月在浙江新昌縣“99新昌旅遊節”舉辦之時,召開了“李白與天姥”國際學術討論會,由新昌縣政府出資,請來了歐、美、澳、亞四大洲7個國家的10位知名學者,還請了本國(包括港、澳、台)的李白研究專家41位,考察了李白夢遊的天姥山,和李白遊覽過的剡溪、天台山,為《天姥山碑》舉行了揭幕儀式。在會上倡議成立“中國浙東唐詩之路研究會”,建議開發“浙東唐詩之路”旅遊線路。這些活動把李白學的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結合起來,把學術考察與李白旅遊資源的開發結合起來,使李白研究為當地的“兩個文明建設”服務。召開高規格的國際性的學術討論會本身也是一種旅遊宣傳,提高了李白旅遊資源的國際知名度,可以吸引更多的海內外旅遊者加入“李白之旅”。浙江新昌的經驗值得借鑒和推廣。

4.注意景區的環境保護。保護與開發相結合,使旅遊景區能持續發展,是旅遊開發的基本原則。在開發李白旅遊資源時,切忌盲目亂建,人為地破壞自然景觀和曆史景觀,破壞生態平衡。在搞旅遊基礎設施和服務設施時,必須做統一規劃,使李白遺蹤能原汁原味地呈現給旅遊者。

5.把李白詩歌賞析與旅遊結合起來。旅行社在組織“李白之旅”時,要培訓導遊熟悉李白詩歌,結合實地實景朗誦講解李白詩歌。也可以請相關的專家,在實地實景賞析李白詩歌,把文學與旅遊結合起來,既提高了旅遊景點的文化品位,又提高了旅遊者的審美能力,達到在旅遊中陶冶情操的目的。江油李白紀念館組織的“李白之聲”活動,吟唱李白詩歌,朗誦李白詩詞,配以唐代音樂和舞蹈,頗受中外遊人的歡迎。

6.整合旅遊產業。旅遊產業的整合是指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進行結構性調整,優化旅遊資源的組合,形成發展的合力和競爭優勢。旅遊產業整合包括產業內部整合和外部環境整合。內部整合主要指旅遊行業內部、旅遊產品、旅遊發展的區域布局、旅遊營銷、旅遊信息資源等方麵的整合。外部環境的整合主要指旅遊產業運行環境(法製、政策、體製等)的整合,主要靠政府的力量。現在李白文化旅遊還存在各自為政,甚至相互爭鬥的情況。因此應加強聯係,共同構建“李白文化之旅”的營銷平台。李白的遺跡遊蹤遍布全國十餘個省市,特別是其出生地(江油)、寓居地(湖北安陸、山東濟寧、兗州)、終老地(安徽馬鞍山)留下的遺跡最多。要進行整合,提高規模效益,集中力量打造統一的品牌,聯合進行“李白文化之旅”的宣傳和營銷,聯手將“李白文化之旅”推向全世界。

在開發過程中,我們治李白學的同仁們是大有作為的,在調查、評估旅遊資源,規劃旅遊景點和路線,培養旅遊業管理人才和導遊等方麵,都可以作出我們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