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附錄 豐子愷年表簡要(2 / 3)

●一九三五年(三十八歲)

出版畫集《雲霓》、《人間相》、《都會之音》,以及《車廂社會》、《子愷隨筆集》、《西洋建築講話》等。居緣緣堂。

●一九三六年(三十九歲)

任《新少年》編輯。加入中國文藝家協會。簽名於“中國文藝家協會宣言”。十月,與魯迅、巴金、茅盾、陳望道、謝冰心、林語堂等二十一人發表《文藝界同人為團結禦侮與言論自由宣言》。出版《豐子愷創作選》、《藝術漫談》。

●一九三七年(四十歲)

“八一三”事起。十一月二十一日,辭別緣緣堂,登上避寇逃難之程。出版《緣緣堂再筆》、《少年美術故事》。逃難桐廬、衢州、常山、上饒、南昌。

●一九三八年(四十一歲)

逃難萍鄉、湘潭、長沙、桂林,任桂林師範教職。任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戰地文藝》編委,出版《漫文漫畫》、《抗戰歌選》(與肖而化合編)。

●一九三九年(四十二歲)

任浙江大學教職,隨校到宜山、都勻。任《中學生》編委。出版《漫畫阿Q正傳》。

●一九四〇年(四十三歲)

隨浙江大學遷遵義,後居“星漢樓”。出版《大樹畫集》、《護生畫續集》。日本出版吉川幸次郎翻譯的《緣緣堂隨筆》。

●一九四一年(四十四歲)

任浙江大學副教授。出版《子愷近作漫畫集》、《子愷近作散文集》、《藝術修養基礎》。居星漢樓。

●一九四二年(四十五歲)

十月十三日,弘一法師在福建泉州圓寂。十一月,赴重慶,舉辦個人畫展。任國立藝術專科學校教授兼教務主任。出版《客窗漫畫》。

●一九四三年(四十六歲)

在重慶租地建屋,名“沙坪小屋”。辭去教職,以賣畫為生。出版《畫中有詩》、《漫畫的描法》。

●一九四四年(四十七歲)

在蜀地旅行,並舉辦畫展。出版《教師日記》等。

●一九四五年(四十八歲)

仍在蜀地旅行,舉辦畫展。八月,抗戰勝利,準備還鄉。居沙坪小屋。

●一九四六年(四十九歲)

四月二十三日,得夏丏尊先生去世消息。七月,離重慶,經綿陽、廣元,出漢中,經寶雞至開封,後退鄭州,至武漢,九月十五日,返上海。在上海舉辦畫展。出版彩色《子愷漫畫選》、《率真集》。

●一九四七年(五十歲)

定居杭州。出版《又生畫集》、《劫餘漫畫》。

●一九四八年(五十一歲)

遊台灣,至廈門,憑吊弘一法師講律遺址。

●一九四九年(五十二歲)

去香港舉行畫展,乘飛機返上海迎接解放,作《百年難逢開口笑》一畫。出版《前塵影事集》(弘一法師遺著,豐子愷編寫)。

●一九五〇年(五十三歲)

居上海福州路。七月出席上海市第一屆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出版《繪畫魯迅小說》、《音樂知識十八講》、《護生畫三集》。專事著譯。

●一九五二年(五十五歲)

被聘為上海市文史館館員。出版《筆順習字帖》。仍居福州路,專事著譯,自學俄文。

●一九五三年(五十六歲)

與錢君匋、章錫琛、葉聖陶等在杭州虎跑後山為弘一法師築舍利塔。仍居福州路,專事著譯。出版俄譯漢著作多種,如《獵人筆記》(俄·屠格涅夫著)、《中小學圖畫教學法》(蘇·孔達赫強著,與豐一吟合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