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取長補短(2 / 2)

可正因為糧食產量下降,為了充盈國庫,支持駐守北方和討伐南方的大軍,公家收取的賦稅錢糧反而要更多,也更變本加厲地剝削百姓。如此惡性循環下去,各地百姓無不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這也催生了各地的叛亂。

所以說,秦朝統一以後的土地製度,還是有很大弊端,需要進行改進的。

不過根據章邯的計劃,他並不打算將這一製度完全推翻,隻不過是將役田製和軍田製適當地結合。

按照他的想法,他打算將賦稅和徭役減輕,革除掉役田製的弊端,以讓百姓廣泛耕種;其次,可以取軍田製的優點,恢複軍功授田的製度,以激起百姓參軍的積極性。

這一個取長補短的改革方法,可以說是考慮的很全麵,絕對是最適合當下的製度,隻不過前時一直沒有一個好的機會推行。現在終於算是因禍得福,等到了這個機會,章邯自然要將自己的理念貫徹下去。

等到眾人詳細了解了章邯的方案,全場官員們議論得更熱烈了,他們看向章邯的目光,也從之前單純的畏懼,變得隱隱有了一絲欽佩。

這個主意雖然說起來簡單,但沒有一定的魄力,是絕不敢動土地田製的,盡管現在天下有十八個諸侯,但明確提出改進田製的,隻有章邯這一王,這不得不讓人不佩服。

“大王,我等經過商議,均覺得此計甚妙,實在應當早日在關中推行,以解百姓饑寒之憂。”

說話者乃是雲陽縣的縣令,他一臉的喜意,看向章邯目光之中也充滿了崇敬。

當初章邯從鹹陽出發之際,就向五縣將士許下了改革田製的承諾,到了此刻攻下陳倉,馬上就將改革之事提上日程,足以見雍王是個信人,也讓這五縣的將士更加死心塌地。

“對,對,若是將軍功與土地掛鉤,必定能激發更多的人參軍,到時候就算劉邦大軍到來,我們也不見得就沒了一搏之力。”

“大王妙計,我等佩服。”

眾人商討半天,覺得章邯的改革的確能改變現在關中的困境,故而紛紛點頭稱讚,迫不及待地想將此政策推行下去。

他們本來被逼效忠章邯,心裏難免有一絲的怨氣,不過到了此刻都已煙消雲散了,章邯的遠見讓每個人都驚歎萬分,到現在,這些縣令反而湧起了一陣期待,說不定自己選擇效忠雍王,倒是一個上佳的選擇呢。

“好,既然大家都認可這個計劃,那此決議便算通過,大家即日便回到各自縣治,進行田製的改革。”

看到自己的提議收到如此的效果,章邯也是十分滿意,既然達到了預想的效果,他也不再留人,容許一眾官吏回到自己的縣治。

“多謝大王!”

聽到章邯終於放行,所有人都是鬆了一口氣,這幾天在陳倉提心吊膽,到此刻終於算是心定了。不過在這幾天裏,他們也有了很大的收獲,至少,他們之前對雍王的印象都被推翻了。

陳倉的殺戮,還有田製的改革,這是一般人不敢做的,而章邯的做法,讓所有人都忘不了。十三縣的官員心中不約而同地湧起一個想法,這一次被逼效忠,可能是自己做出的最正確的決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