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人生哲學1(3 / 3)

最後梁媽媽隻好求助了她爸媽。從上學以來就十分看好梁爸爸的老兩口聽說這件事的第一反應是梁媽媽反應過激,雖資助了梁天舒母子一小筆安置費,卻從來沒有放棄過勸說梁媽媽服服軟,勸梁爸爸回心轉意。

梁天舒跟著梁媽媽,第一次知道了原來地下室也可以住人,第一次知道了這麼幹燥的城市衣服也會發黴,第一次發現一塊五的小白菜和7毛錢的差別在哪裏。

安達則覺得生活越來越稱心如意。

他不靠譜的爹媽自從小日子過得越來越甜蜜,更加覺得應該把這種甜蜜帶給他們的兒子。於是安達過了很長一段呼風喚雨的日子。家裏的堂兄妹大大小小都讓著他,學校的同學也都忌憚他有個有錢的老爸,再加上安達不是招人厭惡的二世祖性格,安達同學按照他的人生哲學過得很陽光。

故事講到這裏有些無聊,因為兩個日後說不清道不明的人因為就近擇校的緣故錯過了小學和初中,意味著很多故事裏的竹馬竹馬情節此時還是不能上演。

兩個人曆史上的第一次見麵也沒有想象中的什麼一見鍾情,二見傾心。

彼時彼刻梁天舒還沉浸在考了全市19名,上全市最好的高中不用交學費的喜悅中,而安達也沉浸在他的一幫好哥們家人爭先恐後地掏讚助費讓他們在這所中學團聚的喜悅中。

事後安達總是想,當初真應該努努力,多考個一名,這樣也不會在未來的幾年中,總覺得被梁天舒壓著一頭。

安達其實是個傳奇的異類。他從小混在一起的二世祖們叫他一聲達哥一方麵是因為他們的爸爸沒有安爸爸爭氣,另一方麵也因為安達比他們爭氣。

所以安達第一次坐在顯得有些擠的教室裏時充滿了自豪感。

剛來報道的時候教室門口貼著每個人中考時的成績單。學校覺得一開始就給這幫孩子灌輸競爭意識有助於提升最後的上線率。

安達看都沒看一眼那張單子。一是因為單子前擠滿了各色各樣的家長和學生,他實在不想跟這幫熱衷於數字的人擠在一起,二是因為全年級20個班,根據分班的傳統,全市前20會均勻地分布在1到20班,他覺得自己一定在榜首。

安達忽略了一個問題,那就是他熱心又有閑錢的爸媽。

安爸爸和安媽媽早就打聽好了這一屆哪個班主任口碑最好,於是跟著周圍的好哥們好姐們一商量,幫孩子們一起送進了同一個班。說起來很好辦,一起請學校的領導們吃了頓飯,詳細談談學校硬件設施建設問題。

安達從小耳濡目染,從他老爸老媽吵架的過程中深刻體會到了中文的博大精深以及技巧性,在報完到等班主任訓話的過程中就籠絡了班裏大半男生,包括和他熟的不能再熟的一幫弟兄。

安達其實並不是個沒腦子的人,他敏銳地發現沒有加入談話圈子的男生要麼是坐的比較遠,覺得巴巴地跑來混臉熟很沒意思,要麼是書呆子型老實巴交地不善與人交談。

唯一一個異類在教室的最前方,傳說中和真學霸偽學霸聚集的第一排。那個男生坐在靠右一點的地方,白色T恤整齊地像塊板,腰背也挺直地像塊板。從安達的角度可以清晰的看到這個留著長度適中的板寸的男生在認真的看書,從書的厚度來看是安達從來不會碰的那種書。

安達看著他,有片刻的走神。